三十七 王业潜龙吟(2 / 2)

“而如果降了曹操,不但可以保住家产,曹操还会需要他们稳定荆州,必定加官进爵。这买卖,换了是谁,都能想得明白。”

孙权听完后,默不作声,露出睥睨的眼神,幽幽地道:“‘群雄逐利、万民归心’,诸葛孔明说得好。使君为何称刘豫州为玄德公”

阿呆脸一红,答道:“我只是孔明兄身旁一侍从,并不在玄德公帐下。”

“传闻中博望坡大败夏侯惇的‘阿呆’可是阁下”孙权又问道。

“不敢当,在下只是依孔明兄计策,略出微薄之力。”阿呆微微欠身示意。

孙权复又和善,站起身道:“使君方才所言,正是我江东目前所面临的窘境。曹操南下,各郡的大士族,均劝我迎接曹军、罢兵投降。倒是诸位武将,都力主一战。”

他边说边走到偏厅中央,对着阿呆说:“使君既是吴郡人士,又不属于刘豫州麾下,何不来我江东,共图大业”

阿呆也站起身,答道:“玄德公待我极好,也是多番屈就邀请,只是在下乡野村夫,见识浅薄,也不懂行伍攻略,只期盼着早日天下太平,就能游历四海,并不图建功立业。”

“人各有志,若是使君他日愿意,江东随时是你客居之地。”孙权摆手示意阿呆坐下不必客气,接着说道,“卧龙大名,我也有所耳闻,他父辈与刘表私交甚好、岳丈又是蔡氏连襟,却一直不愿投靠刘荆州,看来确实是见解独到早就知道刘表非王业之主。我倒也希望与孔明先生于江东一叙。”

上面一通说完,孙权仿佛换了个口气,似是敷衍一般冷冷地说:“另外,江东是战是和,我年岁尚浅,虽有鲁肃相助,但文武大事还需问过周瑜与张昭后方能定夺,就先请鲁肃与你共赴夏口走这一趟。”

阿呆听到孙权这么说,这一日来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下来,整个人就像飘然欲飞的感觉一般,全然没了自责的懊恼与重担的压力,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当即起身对孙权深躬一揖:“谢过吴侯!”

孙权见他行大礼,赶紧上前相扶,离得近了,看到他的素冠和发簪都是新的,问道:“使君刚过弱冠之年”

阿呆脸一红,心想竟然这个都被孙权发现了,答道:“吴侯明鉴,正是前日。”

“难道,小将军新受的表字也是子明”先前一直在边上听二人说话、一言不发的鲁肃此时插嘴问道。

阿呆红着脸点了点头,将表字的由来和两人简短说了一下。

孙权、鲁肃不由地大笑起来。“难怪刚才在渡口,我高喊‘子明’,你也会应声。”鲁肃笑道,“主公,真是天降的缘分,小将军本就该是一家人。”

“甚善!”孙权复又归位,对二人说,“事不宜迟,请使君与子敬尽快启程。”

阿呆、鲁肃起身拱手。孙权退出偏厅后,二人也依次退出。

来到殿外,阿呆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问出口:“先生,为何刚才那些事情,明明你心里清楚、吴侯也请出,却还非要我说出口呢”

鲁肃见他年轻,也不责怪,微笑着说:“主公贵为吴侯,执掌江东六郡,帐下文臣武将众多,各有各的心思。有些话、有些事即便是他想说、想做的,也要等下面平衡好、妥协好了,才能去说、去做。”

阿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鲁肃又补了一句:“就像孔明先生出山做了刘备的军师,刘备也要平衡关、张等旧将一般。做主公的,只有让帐下文武齐心合力,才有成就大业的可能。”

说完,鲁肃笑笑,在前头领路。阿呆在后面跟着,内心佩服得无以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