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 太公论武(1 / 2)

“既然小兄弟觉得不便直说,那我们不妨换个方式品评这些英雄。”鲁肃一边饮酒一边思考,突然拍案而起,“小兄弟定是知道《太公》的传闻。”

阿呆见鲁肃突然兴奋,又提到《太公》,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心中暗暗起了戒备,只自顾自的倒酒喝酒,并不回答。

鲁肃也不停顿,继续说道:“相传《太公》有六册,然而早已散佚,是否还在这世上谁也不知道。”

“后来春秋战国时,有先贤假借‘武圣’吕尚之名,写了一本《太公六韬》,其中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也是六册。你我今日就引用这六韬的册名,为天下英雄排个等级、分个座次,如何”

阿呆并没有听懂,却只觉得挺有意思,问道:“如何区分”

“简单!”鲁肃微微架开船舱边的隔窗露了一条缝隙,盈盈的江风悠悠地穿透舱内,他一手举盏,一手指天,“这文韬榜,可用来评价天下文人谋士、神机妙算之排名,今天你我二人先不谈这个。”

“剩下五篇韬略,以武韬为尊,排第一位,上榜的武将都应该是这世上最强的武人。以犬韬为末,排第五位,能上榜的,也是诸侯帐下一等一的上将。”

“每一册先排七人,那天下前三十五的武人、猛将自然就排出座次了。”

“其余庸人弱旅,根本没有资格进入这榜单的,我们就忽略不提。”

“现在,我们就将当世英雄按照其武艺逐一填入,岂不妙哉”

“那…又如何知晓各人武艺高地”阿呆问道,他被鲁肃说得也非常感兴趣。

世人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习武之人总是希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就像寻常的武将校官,要是遇上比自己强的武将,未必一定就想打倒对方,但总希望能切磋一番、目的是为了可以讨教心得、增长武技。

毕竟这些在战场上都是攸关性命的事情,多学一点便多了一分活命的可能。

“这个不难,”鲁肃一把握住阿呆的手,和他又共饮了一盏后说,“小兄弟,你与吕子明交过手后,就知道他的武艺高低。同样的,与关张等其他英雄交过手,也知道他们的武艺如何。”

“虽然你不知道江东其他武将能耐几何,但是我知道,你只需将吕蒙放入对应的榜册,我就可以互相比较一下,填上其他武将的排名。如何”

“好像挺有趣的,我试试”被鲁肃一说,阿呆也觉得豪气干云、兴致盎然,“关二爷,自当是当世无双的上将军。”

“小兄弟可别忘了,我们品评的可是单打独斗,却不是那沙场掠阵。”鲁肃又给阿呆斟上一盏,轻声提醒道。

“嗯…”,阿呆微一沉吟,想到了那天在博望坡看到关羽时宛如一尊神像的光景,不由地说,“关二爷在我心中,向来是名副其实的万人敌。”

“来来来,记下记下,”鲁肃唤了一名随从进舱,在一旁架起竹简开始记录,“关羽,记入武韬。”

“那张益德又是如何”鲁肃问道。

“三爷…”阿呆微微犯难,他心里知道,旁人一般评价关张,尤其是刘备帐下众人,都说他二人勇猛相当。

但在他自己心中,关羽留给他的是博望坡天神下凡的印象,张飞留下的却是当日在隆中交手打成平手的记忆。

他心里思索:“论单打独斗,那天如果自己手上有剑,还真特么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