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应收沉着肩头:“实在不行,我就去薛家想想办法。”
“那刘翠霞也是一个人拉扯着些孩子,她屋里一溜儿六个孩子呢,比咱家还多。再说薛二也就这两年才刚长起来,而且她家大闺女都定了中秋节那天出嫁......”
“那哪还有旁的法子呀......”
南瓜粥煮好了。其实就是把南瓜熬化了熬成汤,旁的什么东西都不加。所以也不能叫南瓜粥,该叫南瓜汤才更准确。
赵氏给每人盛了一碗,又从炕头的木箱里拿出一点白糖来,捏了一点给麦穗和麦粒洒在碗里,一家人就端着碗开喝了。
南瓜汤热腾腾的,带着南瓜的香甜味儿。喝起来香喷喷甜滋滋的,喝进肚子里暖乎乎的。
麦穗一边喝一边听着赵氏和麦应收低低的对话,眼皮子开始沉下来。
第二日天才蒙蒙亮,麦穗迷迷瞪瞪的还没睡醒,就听见麦应收和赵氏窸窸窣窣的在穿衣了。再有两天就要过中秋了,他们就只剩了今儿和明儿两天的时间。要是真筹不来钱,还不知郑家要怎么闹腾呢。这回还是好不容易靠着牛氏把事儿压下去了,可千万不能再让这事翻起来。麦应收准备起个大早,去一趟赵家营子。
赵家营子是赵氏的娘家村,赵氏的爹娘早就没了,赵氏和妹妹嫁人之后,就剩了弟弟赵岘还住在赵家营子。麦应收就是要去赵岘那儿看看,瞧瞧他那儿能不能挪点钱出来。这也是两口子商量了一夜的结果。
麦应收也顾不上吃早饭,只装了两个窝头,就急匆匆的出发了。赵家营子离马坡子村中间隔了田家堡和东柳屯两个大村,再加上赵家营子和马坡子村这两个村也都不小,这一路行去要十来里路,至少半个多时辰的脚程。一大早出发,等到了赵家营子,天色都大亮了。
麦应收走了之后,赵氏也没心思吃,只匆匆塞了一点,便回了东厢,坐在炕沿儿上靠着墙一个劲的叹气。
“娘,叹什么气呢,你放心吧,爹肯定能借来钱的。我舅舅家的条件不是挺好吗?”麦穗安慰赵氏。
赵岘家里的条件确实是好,比麦家不知要强了多少倍。赵岘父母早亡,两个姐姐出嫁以后,家里就剩了他自己。他现在等于是只顾好自己一家子就可以了。 赵岘以前从过几年兵,回来以后,他有一个老兵友就在镇里开了间小布庄,请赵岘去做了掌柜。挣的不多,但也足够用了。赵岘家里还有三四亩良田,由赵岘的媳妇洛氏种着,虽不是大富大贵,至少一家子的吃穿是不用愁的。
赵氏叹口气:“穗儿啊,你还小,你不懂。你舅家条件不差是真的,可是我是个做姐姐的,按说该我伸把手帮他才是,结果还要倒过来朝他伸手,唉,我这脸上无光啊......”
“哎哟,这早起的天儿可真凉,冻死我了!!”母女两个说话的工夫,麦应收突然闯了进来,气喘吁吁的拍着身上的冷霜。
赵氏吓了一跳,拍着胸口:“你不刚走麻,这咋又回来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我都走到田家堡了,正巧跟赵岘碰了个面对面儿!”麦应收笑呵呵的给自己加了件衣裳:“他来给你送点过中秋的东西。他还非让我坐牛车呢,我这寻思着得先赶回来准备准备,就一路跑回来了。”
闻言,赵氏一把从炕上跳下来:“他来啦?带妹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