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白苏在这里的事情传开后,不管这个地方原来的名字叫什么,之后它便改了名字叫遇仙镇。
有官员将此事上报,知县跟于举人得罪了神仙,为了整个国家不被神仙迁怒,他们必须要做出反应,以息仙子的怒火。
消息一直上传,层层通报后,最终到达了金銮殿。当今的皇帝登基刚刚3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位明君。
不过这位明君心里却盘算着,神仙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太高了,这样不好。百姓只顾求神,不辛勤劳作,赋税就会减少。神权太大,皇权就会削弱。万一再来个天灾,还要皇帝下罪己诏。
天知道,皇帝跟天灾有个什么关系!
皇帝听到知县的事迹,他第一反应是,一定要护住这个县令,敢跟神仙叫板的,珍惜物种啊!
太傅板着脸道:“皇上,蠡县知县跟于家得罪神仙是其罪一;其罪二,他们官绅勾结,冤枉无辜,违背王法,请天子明断,治罪蠡县知县跟于家。”
官员们也都齐声道:“请天子明断,治罪知县跟于家。”
皇帝也明白,这个人是保不得了,不说别的,违背王法就能要了他的命。皇帝道:“刑部着人捉拿蠡县知县跟举人于家,革除功名,再依法处置。”
“皇上圣明!”
皇帝结束了早朝后,继续思考要怎样削弱神仙的威信,以前没有出现过真实的神仙,现在真实的神仙出现,民间对于神仙的信仰一定会更加虔诚。
既然如此,倒是可以先统一一下大家祭拜的神仙。
皇帝吩咐人去寻找仙子,又将京都的庙宇全都换成仙子的,并且这个举动有向全国展开的趋势。京都很多信仰被摧毁,信徒还不敢说话,毕竟他们拜的神没有出现,皇帝要拜的神可是真的出现了。
也有人不相信传言,宁死不愿改变信仰,对此,皇帝一律送他们去侍奉他们的神。
另一边,白苏跟诲由离开闻家后,脚步渐渐向别的地方蔓延,期间遇到了很多不平之事,她们也会酌情援手,导致仙子的传闻传得更广了。
诲由特征明显,百姓都传言,仙子身后跟着一位战神,所过之处,明察秋毫,风调雨顺,无犯罪之事,无犯罪之人。
诲由对层出不穷地,远远看见他们就尖叫、叩拜、围绕的人由好奇到习惯再到躲避,只经历了短短3天。
“大人,我们换个样子吧!”诲由显得有些生无可恋的样子。
白苏笑着捏了决,让人忽略掉她们的行踪,跟随围绕的人才终于散去了。
这一日,她们行到一处水边,青草生长,绿竹摇曳,水波泛着金色的光芒,清澈无比,宛如一块块度了金的水晶。
白苏喜爱这里的景色,便跟诲由在这里多待了几天,每日泛舟湖上,垂钓放生,悠闲而自在。
第三日,天上忽然下起瓢泼大雨来,哗啦啦地雨滴落在湖中,溅起大的水窝,雨水落在地上的声音像是在打铁,用力之大,仿佛要将大地揉碎,滴穿。
白苏跟诲由虽然不怕暴雨,但在这样的情况下,终究也无法游玩下去,就弃了船,登岸回转,找到一处躲雨之地暂息。
暴雨一直下了10天,将土地完全淹没,白苏她们之前游玩的河已经将原本的岸边全部吞噬。白苏远远看去,无数的人在水中挣扎,人间百态尽显。
没多久,有人朝着白苏她们所在的地方走来,这是唯一没有被水淹没的土地,也是大家活命的希望。
渐渐的,聚集到这里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衣服湿透,身上满是泥水。他们庆幸自己活着,又哀痛亲人的逝去,家园的消失。
不过在大灾来临时,总会涌现不少让人敬佩的人。白苏看到不少男人划着木盆救人,女人帮助生火做饭。
有一个小姑娘,名叫青萍,大概才十二三岁大,她思路清晰,在烧水做饭之前,先给大家出主意,将这里加固起来,免得水流太大,冲过来。
白苏点点头,虽然她跟诲由在这,水不会被冲过来,但小姑娘未雨绸缪,显然是明智之举。
聚集于此的百姓哪里想到这些,听到清萍提醒,连忙就要起身干活。
这时,一个老妪站出来驳斥青萍:“你乱说什么?这分明是神仙在救助我们,才没有将这里淹没,不然为什么剩下这里好好的。”
起身的人又坐下了,是啊,这里也不比别的地方高多少,别的地方都淹了,为何这里却好好的呢?神仙,肯定是神仙在帮忙。
老妪带头跪下,朝天叩拜,“雨神,土神,河神,感谢众位神仙的恩德,老妪愿祭拜你们,望几位神仙早早收了神通,放大家一条生路吧。”
接着,一个,两个,三个......一群人跪下来。有人刚救人回来,累得倒地就睡,身边便有人将他拉起来,道:“快跪下,求神仙给我们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