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说出谁会对谢家出手,皇帝萧盛最有可能。谢家几代人扎根北境,对北境军的掌控力和北境老百姓的影响绝非一般人能比。
是皇帝对这情形心里都会有点不是滋味,萧盛也是如此,他对谢家是既倚仗又防备。
可萧善还是觉得萧盛做不出残杀忠良的事。
并不是因为皇帝是他爹他才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当年谢老将军战死沙场和谢随失踪的消息传到京城,皇帝第一反应是震惊和担忧。
震惊谢老将军的死和谢随失踪,担忧北境城池会因此被没什么惧怕的北燕占领。
那段时间算得上皇帝最难熬的一段日子。他恨不得立刻派人前去支援北境,以免城池丢失。他心急火燎,但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却为了各自的利益争吵不休。
有支持大皇子萧荣的朝臣上书皇帝应派萧荣亲临北境,给予北境军鼓励。
太后、皇后自然不满这个提议。
萧荣如果在军中有了威望,那对萧锦根本不是什么好事。
顾家在朝堂上自然持反对意见。
朝臣都想趁机在北境安插属于自己的人,都想借机掌控兵权。至于北境是什么情况,他们看不到也不在乎。
那段时间加上太后病重,皇帝对那些朝臣又气又怒急的嘴上都长泡了,甚至病了一场。
然而不等那群人争出个一二三来,谢老将军的孙子年仅十四岁的谢沉带领北境军把北燕大军死死阻止在北境城墙外。
皇帝听到这个消息病立马好了一大半。
皇帝甚至同那些想要兵权的朝臣赌了一口气,他发诏北境,把谢沉直接提拔为北境军少羽卫将军,命他死守北境。
那些文武百官也不针锋相对了,他们一致对上了皇帝。他们说谢沉不过是个刚断奶的黄口小儿,怎么能担当得起这种大任。皇帝不能因为他一时有了点功劳,就把北境军和北境百姓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他身上。
当时那些官员认为,北境军损伤不少,总要有人负责,最直接的负责人应该就是谢老将军和谢随。虽然他们或死或失踪,可罪名还是要追究的。
皇帝下旨有赌气的成分在,但他也
不敢把所有赌注都压在太过年轻的谢沉头上,不过他也不打算再给这些朝臣机会,而是准备掉北境相邻的驻地军支援北境。
不过皇帝的圣旨还没有下达,谢沉率领北境军送往京中的是另一个大胜的消息。
后来,在东城军的相助下,北境军驱赶北燕数十里。
事后,皇帝论功行赏,他没有追究谢老将军的失职,甚至给他一个镇北大将军的封号,至于失踪的谢随,皇帝让谢沉继续寻找。
同时皇帝命东城军回驻地不得干扰北境防务。
没有了战事,北境军得到了一段时间的休养时间。皇帝又派了兵部官员轮流前往北境驻守,只是这些官员并未封什么将军的头衔,完全就是去帮北境军进行修整。
就这样,北境的军权慢慢又回归谢家,又落到了谢沉手中。
直到谢沉身份有异,皇帝才把假谢沉真谢追召进京。
如果当时皇帝对谢家防备之心真到了猜忌的地步,那顺势安排人散播一些不利于谢家的流言才是。把谢老将军的功劳抹去,把谢随的失踪说成叛国投敌
随便一巷,谢沉的功劳再大,名声在响,他在北境军中也坐不稳。更不用说,谢沉身份被发现有假后,皇帝心中各种恼火恨不得他这个人没有出现过,但最终还是没有给他随意安插个罪名把他给砍了。
皇帝心里到底记着当年他心急火燎时,北境传来的那道如及时雨一样的消息。
这些念头在萧善心里转悠了一圈。
谢追和谢沉都是聪明人,他不知道两人有没有在这方面怀疑过皇帝,最终又得出过什么样的结论。
而以他和谢追现在的关系,他不可能去问,因为没办法验证谢追说的是真心话还是假话。
他们是有着最亲密关系的夫夫,可有时候他们又为最陌生。
萧善是个相当懒散的人,如果有可能他根本不爱用脑子,只是有些事情真到了眼前,那也不得不多思考一下罢了。
谢追一直知道谢沉的眼睛很难恢复,这些年谢沉和他找了很多大夫都没办法,那些大夫判断不出中的什么毒,更是无从下手治疗。
谢沉几乎每天都在喝药,身上都有股淡淡的药味。
谢沉不怕苦,只怕没有一丁点希望。
谢追只能看着谢沉的双眼一点一点朝最坏的情况发展。
他和谢沉一直以为是中毒引发眼睛受损,如果今日不是苏御医在场,他们还不知道这是蛊引起的。
苏御医是给皇帝看病的,可以说是大周手头最高的大夫了。
如果他都没有办法,那是不是说只能看着谢沉
不,一定还会有别的办法。
谢追按捺下心中的恐慌,既然知道是蛊,那就确定了方向,只要找到制蛊之人,那总可以找到解药。虽然有些困难,但总归有条路可走。
想到这些,谢追的目光坚定起来。
就如同在战场上那般,历经波折历经风雨,他仍旧无所畏惧。
谢沉蒙着眼从内室走出来问起自己眼睛的情况,苏御医看了眼没什么表情的谢追,最后实话实说。
谢沉一愣随后笑了,他对着苏御医表示,如果今日自己没有碰到他,恐怕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如今只能事在人为。
苏御医很欣赏他的心态,给他写了药方,说是能缓解他眼上的疼痛。
同时还表示会钻研这个蛊,未来希望能帮到谢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