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沮授的一声怒吼,在场的人都哑口无言,脸上也都露出了愧疚之色。</p>
沮授毕竟还是军师,享受专权专断的权力,一向不参与党争的他,也深得袁绍信任,与田丰一起成为了袁绍的左膀右臂。</p>
本来,自古长幼有序,立嗣之事,根本不用那么麻烦,肯定是袁绍长子袁谭继位。</p>
但是,袁尚文武双全,又深得袁绍喜爱,更有审配、逄纪等人暗中辅佐,而审配、逄纪一向与郭图、辛评不和,一旦袁谭当了主公,审配、逄纪的情况就可想而知。</p>
所以,审配、逄纪便主动投靠到袁尚的门下,为其策划夺嫡之路,并且大肆在关键位置安插亲信,更主动拉拢军中将领。</p>
可以说,在冀州境内,袁尚一党,占据了军政的一半,其余一半当中,有像沮授、田丰、许攸、荀谌这样的中立派,而隶属于袁谭一党的人,只占了其中的三成而已,除了他是长子之外,其余都无从和袁尚相抗衡。所以,袁尚接替父业的呼声是最高的,也已经是大势所趋了。</p>
袁谭虽然军功赫赫,但在政界却不得人心,单从他攻打青州时,一怒之下进而屠城,激起了青州民变一事来看,袁谭似乎还不具备一个做主公的能力,至少,袁谭没有想过屠城之后会造成的影响。</p>
袁绍的三个儿子当中,第二个儿子袁熙一向与世无争,对接掌父业也没有兴趣,所以。争权夺利的事情。就落在了袁谭和袁尚的身上。</p>
沮授一直在邺城为官。虽然不参与党争,但这些事情却瞒不过他,当初只因为袁绍尚在壮年,即便是两党再怎么争权夺利,也不会触及他的利益,毕竟袁绍不死,他们再怎么争夺,也没有用。</p>
可是现在。袁绍已经驾鹤西去,谁来接掌袁绍所创下的基业,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p>
国不可一日无君,袁绍虽然不是皇帝,却也是一方诸侯,雄踞河北的霸主,如今他死了,他的基业,必须要有人来继承。</p>
沮授想了片刻,这才说道:“立嗣之事。事关整体大局,岂可如此草率?待给主公守孝期满之后。再提及此事!两天后,请在邺城校尉以上级别的军官,县令以上的官员,全部到议事大厅里,集体商议立嗣之事。我做为主公任命的左军师,理当挑起这个重担!”</p>
话音一落,在场的人都是一番面面相觑,大家各怀鬼胎,都在暗自猜测,一向与世无争的沮授,为何突然要挑起这个重担?</p>
可是,谁也不敢违拗沮授的意思,即便是袁谭、袁尚两个人,现阶段对沮授也都是俯首帖耳。</p>
因为,沮授手中有半块兵符,又有专权专断的权力,袁绍在世时,将自己的兵符一分为二,自己留了一块,却将另外一块给了沮授,让沮授和他一起掌管军队,见兵符就等同于见到袁绍自己,任何人都不得违拗,违令者斩!</p>
袁绍死在战场上,尸体也被张彦的军队带走,兵符自然而然的落在了张彦的手中,那么剩下的那一块兵符,就成为了调动河北所有大军的唯一信物。</p>
而此时,沮授也深知自己肩膀上的责任重大,袁绍死后,河北的局势都由他一手操纵,这才得以稳定,不至于发生动荡。</p>
袁绍在世时,沮授不愿意过多的干涉军政,只是在大的方针上给袁绍出出主意,一切决定权都在袁绍手中。因为,他知道袁绍是个外宽内忌的人,自己若是表现的极为强势,那么他也活不了这么长时间。</p>
如今袁绍不在了,袁绍的这一片基业,必须由他来扛起,他绝对不希望看到袁绍的儿子为了争权夺利而自相残杀,zuihou导致整个河北的内讧。那样的话,张彦就会乘虚而入,袁氏很难再在河北立足,甚至会被张彦彻底消灭,更别说什么报仇雪恨了。</p>
守孝,应该是儿子们的事情,沮授将众人驱走,只留下袁谭、袁尚二人跪在灵堂前面,更派人前去幽州通知袁熙,让他回到邺城守孝。</p>
众人逐一离去,沮授将袁谭、袁尚叫到身边,先是看了看他们两个人一番,这才开口说道:“我现在问两位公子一个问题,还请两位公子想好了之后再回答我。”</p>
袁谭道:“军师,你有什么问题,就尽管问吧。”</p>
袁尚也急忙说道:“对啊军师,你就问吧。”</p>
沮授沉默了片刻,一番若有所思的样子,片刻之后,这才问道:“如果你们其中一人当了主公,你们将如何治理河北,又将如何为老主公报仇?”</p>
袁谭听完之后,刚想张嘴,却被沮授抢先一步,面色阴沉的望着袁谭,厉声道:“别急着说话,想好了再回答我的问题!我给二位公子一炷香的时间,一炷香后,你们再逐一回答我的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