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在赵恒刚走到门口,正要迈出门口时,寇延却冲过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朗声道:“官家想做圣君吗?”
寇延这一跪,可谓是石破天惊,在场的人都被他吓了一跳。
说真的,这话要放在明清两朝,敢拦在官家面前那就是妥妥的掉脑袋啊。
可寇延足够幸运,现在是宋朝,作为老赵家三代才出的贵族,赵恒很绅士的问道:“你这是干嘛?”
寇延豁出去了,他低着头说道:“官家,金银的确是国家根本,可也要顺应民意啊。”
“民意?”赵恒如今久病不愈哪里还知道民意啊。
寇延瞧着赵恒有些松动,抬起头来盯着赵恒的眼睛,说道:“官家,如今我朝铜钱被周边诸国所热衷,已经造成了铜铁的紧缺,更何况铜钱本就沉重,若大宗交易还需专人托运,百姓已经被铜钱的沉重拖累的苦不堪言。”
“所以,这和圣君有何关系?”赵恒似乎很在意寇延之前说的那个。
寇延淡然一笑,道:“官家若推行银票,既能解百姓之苦,又能解国家之困局,岂不是两全其美,岂不是圣君?”
“两全其美?”赵恒沉吟半晌。
寇延说的话已经打动他了,此事的确是两全其美。
可问题是,这是刘娥不同意啊,他如今这境况,还真不好答应寇延。
好在一旁的李迪看出了赵恒的左右为难,他冲到寇延旁边,也跪在那说道:“官家恕罪,子渊一时莽撞冲撞了您,我这就好好教育教育他。”
这话说完,李迪把寇延拉到一边,轻声说道:“你以为你说的这些,官家不懂吗?”
瞧着李迪这么懂事,赵恒欣慰的一笑,而且他也是如释重负。
讲真的,寇延这步棋走的真不好,有些事是不可以操之过急的。
尤其是在朝廷做事,这里面学问大了,并不是简单的你有理你怕啥。
有时候,这里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更不是说你道理讲的好,大家就听你的地方。
而且无论是行用银票还是官府买扑,这两件事都有些操之过急了。
说白了,就是还缺乏政治素养。
寇延想的挺好,他想着利用这两件事,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朝廷都为寇准积累一部分政治资本,到时候哪怕刘娥他们想要针对寇准时也要好好掂量掂量。
可他没想过,自己能想到的,刘娥他们会想不到吗?
刘娥为什么不同意?是因为行用银票和官府买扑真的不好吗?
当然不是,在历史上这第一张纸币就是在刘娥执政期间发行的,人家刘娥能不懂。
所以说,看问题有时候要看透了,不能光看表面。
当然,寇延这个时候也大体明白过来了,这事的确是他想的太简单了。
而且他也没考虑到赵恒会这样无条件的支持刘娥。
讲真的,但凡赵恒不这样偏颇,这事其实也有成的可能。
赵恒走后,寇延也就没有多待,他和赵祯还有李迪告罪一声,便有些失望的出宫回府了。
可这出了宫,才刚到家门口,寇延便又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
这寇准竟然要辞职。
这可把寇延急坏了,干嘛呢,自个辛辛苦苦的想方设法的让寇准当这个宰相,怎么到头来要自己辞职了?
这是有多想不开了。
想到这,寇延慌忙往寇准房间跑去,他要问问,自个爹爹是哪根筋搭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