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厚此薄彼不过是所谓“华夷”思想在作祟,即便有些人坚决不承认自己有此思想,但我可以很客观的说,绝大多数汉族人心里都有大民族的倾向,只是多寡之别,这其中也包括我在内。
不过,多看些史料,可以让人看待事物更客观、更公允,虽然谈及公主和亲时,我自己心里也会有点抵触,但至少我也清楚,政治工具就是政治工具,不以所有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便是个君王也不列外。因为,人类政治游戏的规则,亘古至今从未改变,谁都不能超脱于规矩之外。
另外,所谓和亲是因为力不能抗,完全是无稽之谈,历史上着名的和亲案例前,几乎都有胜仗作为铺垫。
换言之,如果一方有充分的把握灭其国,还用得着和亲么?直接冲进对方国都明抢,岂不是更简单,也更喜闻乐见?!
和亲根本不是证明国力强弱的充分必要条件,我们就用吐蕃做例子来看看。
吐蕃王朝曾和吐谷浑、象雄和亲,均灭其国;曾和党项和亲,役其族;曾和泥婆罗(尼泊尔)和亲,王其国(吐蕃王室成员为王);曾和小勃律、南诏和亲,臣其国。
强弱立判无需多言,那如何到了李唐,便成打不过吐蕃的证据了呢?
任何一个人,对自己本民族有自豪感本无大错,但看问题要客观,不能偏激,这点对汉、藏两族皆是如此。
和亲是一种政权为达到特定目的,采用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作为一种政治工具,姻亲关系不但在国与国之间长期使用,在君与臣间、臣与臣间、家族与家族间也广泛使用,可以这么说,只要人的家族属性不消失,姻亲的政治属性,就永远不会消失。
一、吐蕃与象雄的和亲
很多人都知道,松赞干布娶了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但其实,除了这两位王妃外,他还另有三位王妃,分别是象雄公主李娣缅、蒙妃尺江、党项公主卢庸妃洁莫尊。
也就是说,松赞干布一朝就与象雄、泥婆罗、党项和李唐有联姻关系。在此四个外邦姻亲中,象雄是最早和吐蕃进行联姻的。
这也难怪,当吐蕃从山南一隅崛起时,首先要拉拢的肯定不是李唐,因为中间还隔着雅鲁藏布江北岸的苏毗(孙波)。
而史称“东西千里,胜兵八九万,辫发毡裘,畜牧为业”的象雄,显然是有必要拉拢盟友。
因此,松赞干布四世祖赤聂松赞(《新唐书》作“揭利失若”)便娶了象雄大豪门没卢氏的女儿——没卢妃东江热。
到了,松赞干布父亲囊日论赞时,又把女儿夏玛噶嫁给可象雄王李迷夏。而松赞干布娶象雄公主李娣缅后,两国形成了双方王室互婚的姻亲关系。正式凭借这种关系,吐蕃第一次征伐吐谷浑时,象雄出兵相助。
而后,随着吐蕃的实力愈来愈强,两国最终翻脸,吐蕃以公主夏玛噶为卧底,灭亡了象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