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陈元旦抵达此地之时,准备谋划着如此进攻定立的。但他们在此扎营的第二天,便收到了升龙城传来的圣旨。陈元旦不得不小心谨慎,没有贸然向定立城发起进攻,只是命令所属部队严阵以待,防止起义军前来偷袭劫营。
不得不说,陈元旦还是很明智的。也正是他做好了起义军会前来劫营的充分准备,起义军来偷袭过多次,均未占到任何便宜,反而是咱们以逸待劳,利用防御工事消灭了近千偷袭的起义军,算得上略有小胜吧。
当然,我并没有吝惜对陈元旦的夸奖之词,毕竟今后的工作还得靠他多多配合。陈元旦及众将听我对他们之前的军事行动大为赞赏,也是喜形于色。
陈元旦还告诉我们,两天之前,海朋红的杜子平率领的两千精兵,以及海阳方向派来的两千援兵也已抵达,目前就驻扎在定立城南约五十里处,距咱们此处的营寨约三十多里,随时准备配合咱们这边大部队的行动。
听说咱们的兵力已全部就位,我当即让陈元旦派人知会杜子平及海阳兵的领兵将领,明日来咱们的大营商讨作战计划。
第二天上午的会议如期举行。我先让众将都畅所欲言,对接下来的战事发表一下自已的看法。虽然我心中已大致有了个方案,但我还是要听听大家的意见,正所谓集思广益嘛!
杜子平首先告诉了我一个十分有价值的信息,那就是定立城内集结了大量暴民,他们先是抢掠了城内官仓。但由于暴民人数太多,加上现在本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官仓里粮食也不是很多,也就十多天,官仓的粮食就被吃光了。
那些暴民本就是实在是没吃的了,选择了暴动。这下攻占了定立城、抢了官仓,还是不能填饱肚子,便打起了城内大户及城郊大量地主、富农的主意。
其实早在暴民入城之际,一些胆小的大户、地主、富农早带着金银细软跑路了,自已仓库里的粮食就只好便宜那些暴民了。当然还有一些人由于有大量的粮食、布匹等不易搬动的物资,又舍不得这些积蓄之物被暴民抢了,只好召集族人、结寨自保。
可这些没有跑路的大户、地主、富农组织起来的,也就是一些地方武装,不论是装备,还是人员,都是没法跟正规军比的。面对数倍于自已的暴民,他们的抵抗往往变得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那些农民起义军也懂得“先礼后兵”之道,他们往往先是打着找这些大户、地主“借粮”的名义,与这些地主、大户交涉。倘若这些人愿意大出血,他们也不会来攻寨。毕竟这双方一开战,少不了都有人员伤亡。
如果这些大户、地主不愿意“借粮”,或者只肯出点儿小血,那么对不起,这些起义军就要攻寨了。为了达到震慑其他大户、地主的目的,这些起义军也是够狠的,凡是攻下的营寨、堡垒,不论男女老幼,一律屠杀。
杜子平也正是从几个侥幸逃脱的大户人家的族人口中,得知了这些信息。据这些逃脱之人讲,定立城内及周边,也算得上搜刮、抢掠一空了,城内的暴民顶多再过上三、五日,就得断粮了。
杜子平一番话讲完,在座的众位将领都是一副恼怒的模样,痛恨这些暴民的手段太过残忍。
看众将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我赶紧岔开话题。这个时候,关键是如何快速平乱,而不是在这里隔空指责、调动大家对暴民的敌对情绪。
站在暴民的角度来思考,他们要不是实在饿得没办法了,也不会冒着杀头、诛九族的危险去造反。当然,不排除这些暴民之中,有人是故意带节奏,甚至想借此颠覆大陈国的政权。但那毕竟是少数,作为普通人,能填饱肚子、能老婆孩子热坑头,那就是幸福生活。
想到了这些,我首先问杜子平,看他有什么破敌之策。
杜子平见我点将,立即起身开始了他的演讲。
杜子平认为,此番暴民起义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先说客观因素,那主要这几年大陈国为了整军备战占城国,民力耗费甚多。眼下又正是青黄不接之时,产生大量的饥民实在是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