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惠安地处东南沿海,是当时的荒僻之地,有养蛊人也不足为奇。
而李文忠私自招募养蛊饶目的,便是用来对付一些有功之臣,特别是立下过赫赫战功功高震主的功臣。
李文忠斗胆问朱元璋道:“皇上,咱们作臣子的每日朝拜,都必山呼万岁。不知皇上是不真的认为自己能长生不老呢?”
要这话放在封建王朝绝对是大逆不道之言,古往今来有几个人敢这么问当朝皇上?
但李文忠问了。他为什么敢问?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舅舅朱元璋是绝顶睿智之人,并不会因为他出这句犯上的话,而要了他的性命。反而,他今要不把这件事情清楚,倒是有性命之忧。毕竟刚才朱元璋出了“你是不是想给朕也下点儿蛊毒呀?”这种话。
朱元璋也没料到自己的外甥竟然直白地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子想什么?朱元璋拿眼瞅了瞅李文忠,见这子还是老老实实地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起来。
于是,朱元璋道:“你把头抬起来话。你为什么突然问出我这么一个问题?”
李文忠既然准备把这事儿摊开了,那也是豁出去了,不再有什么心理负担了。他索性抬起头,目光与朱元璋短暂地相交,然后道:“我就是想搞清楚,皇上是不是真的相信有长生不老这回事!”
听这个外甥如此执着地问这个问题,朱元璋也觉得有些好笑。毕竟这是亲姐姐的儿子,在外人面前,朱元璋可以疏远他生分他,但真的就是二去独相处的时候,亲情的作用再次显现。
朱元璋笑道:“想当年秦皇汉武,以至于许多圣贤之君,谁都盼着长生不老,并为此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可是到最后,却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沦为后饶笑柄。这长生不老之,谁信谁就是个傻子。”
见舅舅这么,李文忠心里总算有底了。他再度斗胆问道:“皇上立长子朱标为太子,是不是想着让太子他日位继大统?”
朱元璋没想到李文忠这子今是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怎么尽问些这种问题。也亏得是朱元璋沉得住气,要是换作一般人,早就治了李文忠一个大逆不道之罪了。
朱元璋想看看这子究竟想些什么,便顺着这个话题道:“太子就是国之储君。朕总有老去的一,太子也终有位继大统的一。”
李文忠听朱元璋这么一,心中更有底了,便道:“徐达比皇上四岁,常遇春比皇上两岁,邓愈比皇上九岁,傅友德比皇上两岁,冯国胜与皇上同岁。假如将来太子位继大统之时,这些人还健在,皇上认为太子能驾驭得了这些人吗?”
这话一出,朱元璋心中猛然一惊。李文忠的这个事儿,何尝不是朱元璋心中的一块心病呢!
假如自己的寿命够长,能活得过这些人,他日太子继位,方能平稳过渡政权。假如真有那么两个人比自己活得久,他们要是挑事儿,朱标能干得过这几个如狼似虎之辈?
就算这些人自己不挑事儿,谁又能确保这些人身边的亲信不会为了自己的富贵,而欲谋求拥戴之功呢?这赵匡胤陈桥驿兵变之事,或许有他自己的主观因素,但谁又能排除他的下属他的亲信的推波助澜,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呢?
当年刘邦诛杀韩信彭越英布等人,还不就是怕自己死后,儿子驾驭不了这帮人。现如今,当年困扰刘邦的这个问题,也时时刻刻困扰着自己。只是这个问题从来就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扛,没想到,今李文忠这子竟然把这层纸给捅穿了。
既然李文忠将这层纸给捅穿了,朱元璋索性问道:“那依你之见,又该当如何?”
李文忠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道:
“皇上难道要学刘邦吗?论雄才伟略,刘邦绝对算得上是帝王中的翘楚。可为什么后人对刘邦的评价并不高呢?
甚至有人他就是个痞子出身,是个卑鄙人;与他同时代的西楚霸王项羽,也就是他的手下败将,才配得上称为那个时代的英雄。这都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