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心想要置谢再兴的弟弟及子侄于死地,倒不是说朱元璋如何小肚鸡肠,连谢再贵这些人都容不了,而是因为朱元璋如此做是另有深意。
其一,陈友谅被灭了,张士诚也快差不多了,下一步就是挥师北伐,一统中原了。这个时候,是应该立制度、讲规矩的时候了。
起兵之初,为了收拢人心,为了让更多的人替自己卖命,对待将士们的小节问题,可以不必过多苛责。但现在不一样了,天下马上就要姓朱了,不能再让这些人放任自流了。
如果说,前几年朱元璋的事业发展是行驶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之上,那么接下来,必须从高速发展转型为高质量发展了。
其二,杀掉这帮谢家的人,可以大大震慑所谓的淮西帮、巢湖帮等老资格人士,让他们清楚,不管你昔日与我的关系如何好,你的功劳如何大,只要你敢违反纪律、破坏规矩,我朱元璋绝不留情面。
这其中,朱元璋最想震慑之人便是徐达。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徐达的功劳最大呀!
历史上战功赫赫、功高震主之人多了去了,如果不适时打压打压他们,他们很容易就把尾巴翘上天了。而谢再兴是徐达的老丈人,谢再贵等人也算得上是徐达的亲戚了。
把这帮人给收拾了,就是对徐达最好的警示。
看过谢再兴的伏罪书及李文忠的求情信之后,朱元璋很快就将其烧掉了。他命令沐英亲率一支亲卫队人马,拿着他的公文,立即去杭州将谢再贵等谢家人押回应天。
就这样,谢老三、谢老五,还有他们二人的三个子侄,被沐英捉回了应天。
为了达到震慑众人的目的,朱元璋不是简单地处决五人了事,而是将他们凌迟处死。
当然,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在凌迟处死谢家五人之后,朱元璋郑重地向众臣宣布,立长子朱标为世子。
对!没有说错!就是世子!请大家记住!
当时,朱元璋只是吴王,并没有称帝,因此他的长子,也就是他指定的未来继承人,称为世子。当朱元璋称帝之后,才能册封朱标为太子。
本来是打算过完年,就送焦玉去洪都的,但考虑到兰儿的预产期就在二月初,我索性跟焦玉商量了一下,推迟一下行程。
正月里,霏儿倒是跟我谈起一件正事儿,说是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将在开年之后,也到朱老爷子那里发蒙念书。霏儿的意思是,这朱棣只比俨儿大三个月,不如让俨儿也跟着去念书。
我觉得这事儿可行,季牦是早都拜在朱老爷子门下了,季貔也在前年下半年就发蒙了,现在俨儿跟着外公、舅舅去念书,那也是必须滴。
另外,考虑到我马上得去一趟洪都,金大富、郑有功他们去年就已提出,今年上半年可以跟李善长完成地皮回购、交接之事,我也是让他们迅速整理出一个方案,我好先跟李善长沟通沟通。
金大富、郑有功这个办事效率还是挺不错的。我说出这事儿三天之后,他们就给我送来了一个初步的方案。我仔细研究了这个方案,觉得还是很可行的。
于是,我便拿着这个方案去找李善长。李善长当时正忙着苏州前线物资筹措、运送之事,只好将此事交给胡惟庸,说是由胡惟庸跟我们这边协商好了,他到时候再向吴王汇报,促成此事。
既然李善长将此事交由胡惟庸负责,这段时间自然是和胡惟庸交道打得比较多了。
正月底的一天,刘伯温难得清闲,竟然跑到我府上来,跟我侃大山。
侃着侃着,我忽然记起上次邓愈所说的《马前课》一事,我便问刘伯温,可曾听说过《马前课》。
刘伯温一听我提起这三个字,立即是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他问我道:“胡老弟,你,你在哪里看见过这本神书?”
听刘伯温如此一说,我心中一惊,这样看来,这《马前课》一书是真的?
我告诉刘伯温,我并没有看见过这本书。我只是去年听一个友人说起过这本书,说他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别人那里听来了其中的第七课和第八课,至于其他的内容,他也是不知道。
当然,我肯定不会告诉刘伯温这事儿是从邓愈那里听来的,我只好说是一个友人了。100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