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康茂才进入胡廷瑞的书房之后,郑仁杰立即关上房门,房间里只有胡廷瑞、郑仁杰和康茂才三个人。
胡廷瑞开门见山,立即问康茂才道,如果他率部投降,能不能答应他两件事。
听闻胡廷瑞此言,康茂才心中大为惊讶。什么情况?胡廷瑞这是要降?
康茂才本已对龙兴不报任何希望了,准备就在这两天离开龙兴了。怎么突然发生了大逆转?
按说这大半夜的,胡廷瑞把他找来,也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
康茂才为了谨慎起见,立即反问道:“胡丞相,深夜找我过来所为何事?”
胡廷瑞没有绕弯子,他告诉康茂才,他准备投降朱元璋,不过想让朱元璋答应他两个条件。
这话从胡廷瑞口中亲口说了出来,康茂才便打消了顾虑,他问胡廷瑞是两个什么条件。
胡廷瑞告诉康茂才,第一个条件是投降朱元璋后,他想仍旧统领所属人马,不将他麾下的人马分散整编到其他建制。
第二个条件就是不管他外甥康泰愿不愿意投降朱元璋,都放其一条生路。
这第二个条件,康茂才心中自然是清楚的。康泰是陈友谅的心腹干将,如果胡廷瑞向朱元璋献了龙兴,可能康泰不愿意跟着投降。到了那个时候,他想请朱元璋放其一条生路。
不过康茂才还是有些担心,如果康泰根本就不想投降,必然会对胡廷瑞形成掣肘,胡廷瑞想顺利投降朱元璋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胡廷瑞告诉康茂才,这一层他早就想到了。如果要投降朱元璋,他必定先软禁两个重要人物。这一个人物是江西行省平章祝宗,另外一个就是他外甥康泰。
当初陈友谅任命胡廷瑞为江西行省丞相驻守龙兴之时,就将心腹祝宗任命为江西行省平章同守龙兴。说白了,就是对胡廷瑞不放心,在他身边安插一个亲信。
后来,江州失陷,陈友谅担心祝宗一个人在龙兴控制不住局面,又派了康泰过来。
祝宗虽然是陈友谅心腹,但为人还真不是错。在龙兴与胡廷瑞共事期间,对胡廷瑞也是足够尊重。因此,胡廷瑞想投奔朱元璋,并不想杀掉祝宗,只是想软禁他。
至于胡廷瑞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康茂才认为这根本就不是问题。不论是当初龙湾大捷时投降朱元璋的张志雄、梁铉等将领,还是新近投降的傅友德、丁普郎,朱元璋都让其仍旧统领所属兵马,并未打乱其建制。
只是对于第二个条件,康茂才没有十足的把握。
略作思考,康茂才给胡廷瑞出了个主意。让其在龙兴坐镇,控制住康泰、祝宗等人,同时派出一员心腹立即去江州向朱元璋请降。
当然,康茂才会派人同去江州。康茂才还会给朱元璋带去亲笔信,建议朱元璋接受胡廷瑞的这两个条件。
康茂才给胡廷瑞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他率龙兴投降的诚意十足,他这两个条件根本就不算个事儿。
胡廷瑞也认为康茂才这个办法靠谱。派人去江州请降,顺便说出这两个条件,朱元璋为了得到龙兴,必然会答应。以朱元璋的精明睿智,绝对不会为了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耽误龙兴这件大事。
不过康茂才还有一点没有明白的是,胡廷瑞缘何态度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毫无征兆地就愿意投诚了。
胡廷瑞也不隐瞒,当然也没法隐瞒,此事的关键在于一个已对朱元璋生死相许之人——于光。
不错,正是当初投降朱元璋后,丢城失地去应天请罪,朱元璋不断未追究其责,反而赐予衣冠及金连环的于光。
于光不仅建议朱元璋让康茂才去招降大汉将领,在被朱元璋赐予金连环后,更是自告奋勇去袁州走一趟,力争说服同为江西老乡的欧普祥。
于光到了袁州之后,自然是与欧普祥密议了一番。于光在欧普祥面前对朱元璋是大加赞赏,欧普祥本就对陈友谅杀徐寿辉,取而代之的事耿耿于怀,经于光这一说,欧普祥当即是动心了。
但欧普祥并没有立即答应于光投诚,而是说要等待时机。
当时欧普祥也有自己的考虑,他身处袁州,四周都是大汉的势力范围,突然宣布投靠朱元璋,必然受到四面围剿。而这个时候,朱元璋也是没有办法派兵来支援他的。
而就在朱元璋拿下江州之后,欧普祥认为机会来了。这个时候宣布向朱元璋投诚,是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