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元璋麾下的众将领来说,“驰骋疆场,马革裹尸还”是许多人的夙愿,“血溅疆场”也被他们视为无上荣光。但真要让他们去跟敌人磨嘴皮子,而且搞得不好还死无全尸,那许多人就不乐意了。
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去小孤山说降,而常遇春又自告奋勇,朱元璋当然是乐得顺水推舟了。
当常遇春以朱元璋麾下先锋官的身份进入小孤山军营的时候,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表现得很稳重,既未刻意亲近常遇春,也未表现出敌对之意,只是用一些场面上的话互相寒暄,一切似乎只是一场两军之间正常交涉。
但当常遇春被请进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特意为他准备的密室之后,二人立即换了一副面孔,与常遇春套起了近乎。为了拉近与常遇春的距离,他们把我和傅友广都攀扯了出来。
我与傅友广来小孤山之事,常遇春自然都是清楚得很。真正到了三人在密室之中会面之时,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表现出这个态度,常遇春知道这事儿肯定是成了。
三人一番密谋之后议定,八月十五日上午,朱元璋亲自在小孤山下游的马垱镇(今彭泽县马当镇)渡口受降,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只率一百人的亲兵卫队前往马垱镇渡口。
要说这个受降方案,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还是显得诚意十足的。
常遇春的先锋部队已抵达小孤山对面的龙城沿江一带驻防,马垱镇更是有大量朱元璋部驻防,朱元璋在马垱镇渡口受降,不用担心任何安全问题。
反倒是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只带百人前往马垱镇渡口,完全是将自己的脖子往朱元璋的刀上凑的感觉。如果朱元璋决定玩阴的,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肯定是无法活着离开马垱镇渡口的。
当然,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本来就是真心诚意投降,根本无需担心这种问题。
当常遇春将这个受降方案报给朱元璋之时,朱元璋是高兴得要命,他当即是将常遇春狠狠表扬了一番。
朱元璋甚至召来众将商议,一旦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投降,立即率军继续西征,打江州的陈友谅一个措手不及。
小孤山的地理位置相当关键,可以说是江州下游重要的防御要塞,这个地方一旦被朱元璋拿下,不仅是战略态势上,朱元璋取得先机,拿下江州似乎是指日可待。更为关键的是,一旦小孤山失守,将对陈友谅治下的大汉军队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慑。
按照朱元璋与众将的分析,陈友谅怎么也不会料到,朱元璋能这么快就拿下小孤山。也就是说,陈友谅的大汉军从江州至小孤山一线的防御必定是相当薄弱的。趁敌惊慌失措之际,一举拿下江州,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儿。
八月十五日,马垱镇渡口的受降仪式按计划进行。
自从常遇春带着密谋的受降方案离开小孤山军营之后,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立即命令部下进入高度警备状态。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二人是立即走马换将,将一些重要的防御的位置全部换上了自己的心腹。
八月十五日一早,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对几个重要心腹作了一番交待之后,立即乘快舟在近百人的卫队护卫下,顺江而下直奔马垱镇渡口。
当然,这一天朱元璋也起了个大早,早就率着一众官员在马垱镇渡口等候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的到来。
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的快舟进入常遇春的防区之后,常遇春亲自率船队为其护航,共同前往马垱镇渡口。
当船队在渡口停稳之后,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让卫队就在船上等待,他们两个则在常遇春的陪同之下登了岸。
朱元璋早率着一众官员等候多时,常遇春傅友德丁普郎到了朱元璋所站高台之前,立即下跪。
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一边磕头,一边高呼:“罪臣前来投奔明主!”
朱元璋见二人未带任何兵器,且一旁有常遇春这个高手镇场子,立即在徐达朱文正等人的陪同之下下了高台,亲手搀扶起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
朱元璋对二人说了些鼓励褒奖之言后,忽然话风一转,问道:“你二人既然愿意归顺我,不知我给二位将军安排个什么职位合适呀?”
按照朱元璋的预案,这个时候,这二人应该是说些“不敢妄求官职,但凭元帅作主……”之类的话语。
此时,为了显示朱元璋的大度,他接下来就会安排傅友德和丁普郎二人各自仍旧统领原所属兵马,除留下少数老弱病残人员驻守小孤山,其余人马跟随他继续西征,直取江州。
接下来,就是与众将讨论如何迅速西过,直取江州的事宜了。
事情的发展也似乎朝着朱元璋的预案方向发展。朱元璋问完那话之后,丁普郎立即表示不敢奢求官位,只求在朱元璋麾下效力。
但紧接着傅友德的发言,是打乱了朱元璋的整个计划。
只听得傅友德高声说道:“罪臣听闻吴国公大人麾下常先锋官有万夫不当之勇,罪臣也想在吴国公大人麾下当一名冲在杀敌最前线的先锋。罪臣斗胆向常先锋官挑战,如果罪臣败在常将军手下,罪臣愿意在常将军麾下当一名马前卒。如果罪臣侥幸胜个一招半式,罪臣想,罪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