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一别,也是近一年没见过朱老爷子了。
这老爷子学富五车,一般人跟他水平差距太大,谈不到一起去。好在我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这元末明初的历史事情我都大致知道结果,就象是开了外挂,因此这老爷子特别喜欢跟我瞎侃。
聊着聊着,终于聊到正题上了。
朱老爷子的意思是,霏儿今年也满二十一了,不小了。他也知道我跟她是情投意合,不知道我是怎么打算的。
我就把自己心中的顾虑都讲给朱老爷子听了。
我的确是很喜欢朱霏,但现在的情况是我自己还一事无成,常遇春那边才刚投起义军,也还没打出一片天地。这要把朱霏安置回锥子山,我又长年在外奔波,就是怕苦了朱霏。
朱老爷子听了我这番讲述,点了点头。
思索良久,他说道:
“古人云‘成家立业’,那就是说先成家,后立业。
我的意见是,你和霏儿的大事还是先抓紧办了,这事儿耽搁不起。
至于你说霏儿去不去锥子山的问题,我认为这倒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果霏儿坚持要去锥子山,也没什么大不了,锥子山上那么多人都能生活,我女儿也能。
如果不去锥子山,就让她留在石门,留在我身边。
正好我这讲学的事,还有好多具体的工作是她跟异儿、同儿帮我做的。这她要真的突然就走了,我还真是不舍得。
但你可放心啊,你这不算入赘上门,我也不是招上门女婿啊。
我只是说暂时让霏儿就跟我们住在石门,等将来有妥善的安置地方了,你们再出去另立门户。
这个事情不就解决了吗?”
我一听,这朱老爷子的脑子还真是好使,这两个方案一摆出来,我真是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了。
但这也就是朱老爷子了,只有他才有这个眼光,能摆脱世俗观念的束缚,能让女儿婚后仍跟他生活在一起。
我当即站起来,对朱老爷子深深作了一揖,说道:
“朱老爷您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再推辞就显得心不诚了。
我完全赞同你老人家的这两套方案,具体霏儿是去是留,还是让她自己拿主意吧。
当然,我也跟您老人家一样,赞成她先留在石门。
只是,我打算过几天去泉州,这事儿还得等我从泉州回来再继续探讨了。”
朱老爷子笑呵呵地道:
“你同意我这个方案就好办了。
过几天,你安安心心地去泉州,我们就在家准备相关事宜。等你从泉州回来了,你就和霏儿立即成亲。
这样儿也不耽误事儿,你看行不行?”
这一听,心里是又惊又喜,这也太快了吧?
我支支吾吾地道:“这是不是太快了一点儿?”
朱老爷子道:
“贤侄啊,你也不是一个世俗的人,你的很多观点都是标新立异。
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你吗?
我就是喜欢你这一点儿,喜欢你经常能打破常规。
怎么在自己的婚事上,你反而变得畏首畏尾的?”
听朱老爷子说到这里,我只好点了点头,这事儿就算这么定下来了。
按说,这事儿还得听听朱霏的意见。但在那个年代,有朱老爷子和我的意见就够了。
接下来,朱老爷子又跟我谈起了常遇春投奔朱元璋的事。
朱老爷子说我考虑问题一直很谨慎,怎么就突然让自己的结拜兄弟去投奔朱元璋了,是不是这朱元璋有什么过人之处。
我不得不佩服朱老爷子的思维之敏捷,我就刚才跟他提了一下常遇春去和州投奔朱元璋的事,他就能联想到这朱元璋是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了。
看来,能在历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物,那都绝非一般的人物啊!
当然,这事儿我现在不能说破,但暗示一下还是可以的。
于是,我跟朱老爷子说起了这朱元璋当初建议郭子兴把战略重心从濠州转移到滁州这事,并对当时的一些局势作了一番剖析。
总之,就是告诉朱老爷子,这朱元璋不仅能带兵打仗,而且还十分有战略眼光,对天下局势的把握能力相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