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到歙县了把房契交给他们就行了。”
朱升说道:“我就两个儿子,还有一个结发妻子,还有刚才给你们开门的老李头加上一个老妈子,再加上我总共六个人。”
我一想,这人不多,这样正好。
便说道:“你们赶紧收拾东西,咱分批走,这样目标小,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朱升也表示同意,于是,他先叫来了小儿子。
朱升的小儿子叫朱同,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出生,比朱霏小两岁,当时还不满十八岁。
朱升对朱同道:“你姐姐现在已到铜陵县了,我们也准备乘船去铜陵县,为了不引起别人注意,我们分开走,你先走,他们给你带路,到了船上安心地等我们,明白了没有?”
这朱同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的时期。对父亲道:“这分批走,也是您老人家先走啊,哪有我这个当儿子先走的道理呀?”
朱升没好气地说道:“叫你走你就走,哪来这么多废话。”
朱同见父亲发火了,只得耷拉着脑袋说:“那我先去收拾一下东西。”
朱升道:“不用收拾了,我让你哥帮你收拾,你快走。”
于是,朱同就只好跟着我们走了。
我让罗仁、陈定邦送朱同先出去,把他交给傅友广了就回来,由傅友广安排人送他上船。
接着,朱升又叫来了大儿子朱异。这朱异生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这要算起来比我和常遇春还大一岁。
这朱异比起朱同就成熟多了,也可以说是听话多了。
朱升只是对他说:
“我们马上要去铜陵县,你快收拾一下东西,把你弟弟的也一便收拾一下,你弟弟已经先走了。
你收拾好后,第二个走,我们分批走,在池州码头的船上汇合。”
这朱异没跟弟弟一样问东问西、讨价还价,很恭顺地就退下去收拾东西了。
本来这朱升的长子朱异比女儿朱霏大了五岁,这中间还有一个孩子,但没养活夭折了。
所以,朱升就是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把长子朱异安排好了,朱升就叫来了妻子曹氏、老李头及一个老妈子。
朱升向他们说明了,马上要去池州码头乘船去铜陵县,女儿朱霏在铜陵县等他们。让大家赶紧收拾东西,然后分批到池州码头的船上。
按照朱升的分派,大儿子走后,妻子曹氏和那老妈子一起走,然后是老李头,他最后走。
我觉得这个方案也可行。于是就帮着他们收拾东西。
很快,罗仁和陈定邦回来了,说是已经把朱同交给了傅友广。
朱异的东西也收拾得差不多了,我让罗仁、陈定邦帮朱异背着东西,送朱异出门。
很快,人员都陆续送走了。
我和常遇春还有陈元贵是最后一批出门的。当然,出门之前,为了掩人耳目,我们还是对朱老爷子作了一下乔装打扮。
让他把那一身教书先生衣服换成了老李头的粗布衣服。因为是正月初一,天正冷,让他带了顶瓜皮帽子并把脸遮住。
不认真看的,还真认不出来他,乍一看,活脱脱就是一个普通的庄稼老汉。
出了大门,见左右无人。我让常遇春进到屋里面,把大门关好顶住,让他翻围墙出来了。
然后大家才一起上路,直奔池州码头而去。
待大家都到了船上,已是过了午时的时分。傅友广命迅速开船,然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大家在船上边吃边聊。
原来,朱升老爷子辞官并非仅仅是因为元朝儒学腐败,池州路许多官员对他不满这么简单。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作出的这一决定。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朱升于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出生在休宁县迥溪乡。
少时他广拜名师,十九岁时考中秀才,二十四岁就开始编书著学,竟沉迷此道,连续错过多年乡试、殿试。
元顺帝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那场殿试以后,因丞相伯颜擅权,执意废除了科举。
直到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元朝末年最著名的政治人物脱脱任右丞相,他出台了一系列新政,包括恢复科举。
也就是这一年,时年四十二岁的朱升才参加乡试中举,次年三月参加殿试考中进士。
脱脱十分看中朱升的才华,让朱升帮助自己修《辽史》、《宋史》、《金史》,因为此事,虽然二人一汉一蒙,但成为了至交。
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元朝授朱升池州路学正官位。
但当时,脱脱因被罢免了右丞相一职,朱升为至交好友感到不平,遂没有去池州上任,而是回到家乡继续编书、讲学。
直到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七月,脱脱复出为中书左丞相,才写信给朱升,督促其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