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册封众将
大家都没想到赵扩会有这种想法,万世杰站起来:
“谢相多虑了,自古亲征的帝王不少,有太子就由太子监国,没有就选些大臣负责,一应事情绝对不会乱。我大宋卧薪尝胆,方有今日之盛。皇上集亿万百姓希望于一身,亲征去完成百姓的希望有何不可。”
“万爱卿说得是,”怕被人打岔,赵扩赶忙补充他的想法:
“朕有这么多的治世能臣,哪会耽搁政事?朕亲自率军北伐有何不可?”
史弥远一直闭嘴没说半个字,他也想说,被警告后一直在夹着尾巴做人。现在难得有个好机会,赵扩的声音刚落他就将发话权抢过来:
“皇上说得是,皇上亲征有几大好处,一是能鼓舞我军士气,使将士更用心,定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二是完成高宗、孝宗帝遗愿。他们一生都想收复中原,一雪前耻,可惜一直没能完成。此遗愿让任何人去完成都不适合,只能是皇上。”
史弥远这一说,原本想劝说的人都闭嘴了。就算是高宗赵构,在临死时也想收复中原,灭了金国。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任何人天生就是想让人欺负的贼骨头。这些遗愿真只有赵扩最合适,要是谁说韩?更合适,虽能害一把韩?,同样会将自己搭进去。
“史大人说得不错,臣愿随皇上出征,完成先帝遗愿。”
阵阵的马屁声,拍得赵扩心下大爽。连赵曮这个小孩也附合:
“儿臣也愿跟随出征,为我大宋尽一份力。”
赵曮非常支持,今天赵丹说的话,他最支持的就是这事。就算赵扩不答应他同去,京城少了个赵扩,他可以逍遥自在了。要是答应更好,他现在就可以正大光明习武。
大殿上的人,包括神卫军、投降过来的官员、文武官员,仅只有几个没有跪下附合。周必大实在找不到劝说赵扩的词,看向同样没附合的韩?,将难题仍给他:
“辅国公,你认为皇上应不应该亲征?”
见韩?要开口,赵扩有些紧张,抢先一步:
“子健,朕亲征,也可以帮你分担一些事,莫非你不想朕去分担?”
“一大家人都想去打仗?”韩?暗自腹诽了几句。赵扩的话他听得懂,意思是他如果阻止,说明他有点居心叵测那种意思,想了想说:
“父皇若是出征,儿臣无论从臣子的身份出发,还是从后辈孝心方面,都不想让父皇出征劳累。出征这种事父皇一定知道,风餐露宿不说,还有危险。当年汉武帝带那么多的大汉铁骑亲征,都差点被匈奴所害。作为后辈和臣子,不应该支持父皇出征。”
大家呆住了,韩?这话的打击面很广,将所有支持赵扩出征的人都围了进去。郑伦心有不甘:
“我们并不是汉朝,皇上也非汉武帝。如今我大宋将士乃是威武之师,岂会有那种危险?至于风餐露宿吃些苦?只要能收复中原,一雪前耻,想来皇上不会介意的。”
“郑爱卿说得不错,”赵扩对韩?那张嘴又佩服一分。他以为将韩?逼到死角,不得不同意他出征,没想到几句话就将他的死角弄没了。
“朕虽久居于宫中,并非十指不沾泥之人。每年朕都会下地种些粮食,以感受百姓之苦。只要能收复中原,再大的苦朕都愿意吃。”
原本赵扩亲不亲征,完全不关韩?什么事。赵扩还年青,韩?巴不得赵扩多吃些苦。只有多吃苦,才会对下面的人更好。赵扩亲征后,最大的坏处就是军事指挥。
要韩?每件事都像这样打嘴仗来摆平众君臣,当太上皇他也不干。到时候赵扩身边的人太多,很难保证他的计划不会受阻。为了以后自己少受些苦,他不得不想办法忽悠赵扩:
“父皇何必要吃那样的苦,打仗不一定非要去前线。由你在宫中运筹帷幄,瑞安和儿臣在前线调配指挥。待以后兵围燕京,你再去亲临指挥最后一击。如此同样能完成先帝的遗愿,这样又不耽搁政事,又兼顾了军事。就算他们在地下知道了,也一定会赞成你这样做。”
万世杰张了张嘴,暗自叹了声,放弃抢韩?的功劳权力了。像万世杰这样的人不少,和韩?打嘴仗,他们越来越感到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