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关豪第一次到成都府,再加上人家一见面又给那么大的礼,所以此时的瞿直就变成了导游,沿途热情地给关豪介绍起了成都府。
明朝成都府有东、南、西、北共4个城门,东门称“迎晖”,南门称“中和”,西门称“清远”,北门称“大安”。
在每个城门的瓮城中,都有一座庙。东门为“五显庙”,南门为“关王庙”,西门为“温帅庙”,北门为“玄坛庙”。
从迎晖门瓮城一进来,关豪他们首先经过的就是五显庙。这个五显庙,供的是五显大帝,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马王爷有三只眼”的那个“马王爷”。“马王爷”在民间传说中是有求必应的神仙,而且什么都管,很多人都把他当财神,所以,五显庙的香火一直都很旺盛。
原本来五显庙上香的信徒有很多,但今天,城门守卫们站在道路两旁,将上香的信徒全部挡在身后,以免他们惊扰了马队。
关豪骑在马上,俯视着两边站立的人群,顿时体会到了特权阶级独有的那种感觉。
在岳池县城,关豪和舅舅上街都要云儿牵着马走,而在这人口数倍于岳池的成都府,还有专人给他们开道,可见瞿能在成都府的势力有多大了。
进得迎晖门来,左手边映入眼帘的就是下莲池。听名字关豪就知道,这个地方就是现代的成都市锦江区下莲池街附近,可惜,在明朝一汪碧水的下莲池,到了现代就只剩下了个名字。
沿着大路朝前走了一盏茶的功夫,关豪的右手边就出现了大圣慈寺。
大圣慈寺就是现代的大慈寺。关豪去过大慈寺很多次,离大慈寺不远就是现代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
始建于魏晋时期的大圣慈寺,沾玄奘法师的光,在唐宋期间风光无比,高僧辈出,世传为“震旦第一丛林”。此时明代的大圣慈寺,依然气势恢宏,甩出迎晖门瓮城的五显庙好几条街。
只可惜,关豪此时看到的大圣慈寺,已经“命不久矣”。据史料记载,再过38年,明宣德十年,大圣慈寺将毁于火灾。现代成都的大慈寺,都是清朝同治皇帝重修的。
想到这里,关豪心头有些哀伤,他忍不住勒住了缰绳,下马驻足观看了许久,想要把最初大慈寺的影子印在自己的脑海中。
瞿能在家中还在等着关豪,所以,瞿直见关豪停留了一会儿之后,便又请他上马,往都司府去了。
再往前走就是税课司,说白了就是现代的四川省税务局。离税课司没多远就是茶局。
这个茶局可不是四川人打牌、喝茶的地方,也不是什么为了喝茶而凑的局,而是官府关于茶叶买卖所设的机构,也是制作贡茶的机构。用现代话说,关豪眼前的这个茶马局除了管理茶叶买卖之外,就是主要是给朱元璋和朱椿制茶。
“这里还是老爷上书皇上建起来的。”经过茶局,瞿直骄傲地给关豪介绍到。
关豪知道,虽然《明史》上关于瞿能的描述很少,介绍的也全是瞿能的战功,但实际上,瞿能在历史上也是很有商业头脑的。
明朝设在四川雅州(今四川雅安)碉门的茶马司,就是瞿能上书朱元璋之后建立的。明朝就是通过四川雅州的茶马司,用茶叶换取藏马、川马、滇马等重要的军事物资,其中,以藏马为主。
建立茶马司后,瞿能就顺其自然地成为了管理者,一手垄断了四川、乌思藏诸部(以今西藏和川西部分地区为主)的茶马生意。而瞿能之所以能成为川中的大土豪,和这茶马司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成都府的地名奇怪的不仅仅是这一个茶局,在茶局的旁边,还有一个现代人听来更为奇怪的名字——清军察院,清军察院又称清军御史署。
不知道的人肯定很奇怪,怎么朱元璋时期,清朝兵就在成都府设了都察院了?其实不然,这里的清军指的是清点军队的意思。明代的清军,又叫清戎。说清戎的话,可能就容易理解了。
在明朝,逃兵现象非常普遍,清军就显得非常必要。
无论是明朝还是其他朝代,军户的构成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跟着国家出生入死的好汉和被发配充军的犯人。就是因为军户中出现了一些罪行累累的人,所以这一粒耗子屎,搞坏了军户的整锅汤,害得军户们普遍社会地位低下。
而又因为明朝黄册制度规定,军户是世袭的,所以大量军户无法改变自己身份,于是很多人都选择了逃避,就出现了大量的逃兵。
此外,朱元璋时期,对待官吏那是相当残忍啊!估计这和他当年要饭的经历有很大关系,所以他不怎么喜欢当官的,哪怕是他的手下他也不怎么待见。于是,官吏的待遇普遍偏低,而明朝的军人们就更不用说了,所以,逃兵数量每年都呈上升趋势。
朱元璋统治时期的洪武年间,大明朝就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清军行动:“洪武十六年,命五军府檄外卫所,速逮缺伍士卒,由给事中潘庸等分行清理;二十一年诏各卫所核实军伍;二十三年七月,诏五军府清理天下卫所将卒部伍。”
在茶局旁边的这座清军察院,其实就是个明朝的军事机关单位,负责清理逃兵等军事工作的。
和今天的部队驻地一样,清军察院门前还有两名兵丁,手持长枪站岗肃立。
从清军察院前面的路口往右拐,就是瞿能所在的都司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