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杨村
一大早上的,刘翠花正在给自家两个儿媳妇和孩子们煲鸡汤。
如今老二家也生产了,是个男娃娃,他们老吴家可算是有后了。
再加上如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给家里人弄点好吃的补补身子也是正常。
前几日官府敲锣打鼓的来送喜报,十里八村的都知道他们家锡元被点了状元。
别说他们小小的夏杨村了,便是整个清水县,还是头一次出状元的。
镇子上的几个员外给家里送了许多东西和婢女,她可不敢要。
都活了半辈子了,她可不是那种只想着占便宜的憨憨,人家的东西是这样好收的?回头人家求上门让她儿子帮着办事儿可咋办?
她们家中清贫,儿子能走到这一步实属不易,家里给他帮不上什么忙,可万万不能拖了他的后腿。
她的头发被一根银簪子挽了起来,这银簪子还是先前儿九月给她打的。
只是那时候她觉着自己一个乡村老妇戴个银簪子未免有些太招摇了些,可如今不一样了,她儿子那样有出息,她不过是戴个银簪子怎么了?!
便是戴上十个八个的,旁人见了也只有夸她的份儿。
给锅里丢进去几个八角茴香,香味儿顿时就四溢了开来。
这时,门口正好传来了一声,“家里有人在吗?!这么香啊!”
刘翠花听着声音不是很耳熟,便擦了擦手,从厨房走出去看了一眼。
门口站着的是个从未见过的人,身上穿的衣裳瞧着也像是官家的衣裳。
“有人!有人!”
刘翠花的脸上露出了笑颜,迈着小碎步,朝着门口快走了两步,“您这是……找谁的?”
衙役将手上的信递给了她,“老人家,我是驿站当差的,这是您的信。”
一听说是给她的信,刘翠花顿时笑得就合不拢嘴,连忙朝着屋子里喊道:“老大家的!老二家的!你们快出来!锡元来信了!”
家中的男人都下地干活了,只剩下女人们和几个孩子。
陈招娣和田秀娘两人原本正在屋子里做绣活,一听到她娘的声音,就立刻丢下手中的活儿利索的下了炕。
他们家老三是全家最有出息的,这次送回来的信指不定又有什么好消息呢!
看着几个女人围了过来,这衙役也有些拘谨,放下信就要走人。
“大娘,信我也送到了,就先回去交差了。”
他才刚转过身,就被刘翠花叫住,“差爷,您等等啊,我们一家不认字的,能不能劳驾您帮着念一下?”
他们当差的经常要帮人读信,因此他也确实识得几个字,便将吴锡元送来的信念给她们听。
“你是说我儿当官了?!”刘翠花十分高兴。
衙役点了点头,指了指信,“信上是这么说的,翰林院修撰。”
“我儿可真有出息啊!”
那衙役将信封里取出来的银票一并递给了刘翠花,“大娘,这是您儿子给您的银票,您且收好了。”
“这银票……不就是张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