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冯亮考上大学了。”鲁老师说,“赶紧先把他给我找回来。”
二伯娘愣了愣,一下子高兴得有些不知所措了,搓搓手原地转了一圈:“……哎呀这小子过河去了,我我……我上哪找去呀,那啥……老师你坐,我去找他……”
二伯娘一脸傻乐地往外走,整个人乐淘淘晕乎乎的,自己都不知道要去哪儿。
鲁老师大约是看她这样,忙把她拉了回来。
“冯亮妈妈,你怎么去找他?我看这样吧,你去叫个能用的人,骑车往河西村找,我就先回去了,找到冯亮叫他赶紧去县招办一趟,录取通知听说已经到招办了,要是等着人家给送来没那么快,怕得一两天的。”
“行行行我知道了知道了。”二伯娘点头答应着,忙送鲁老师出去,走到院里终于迟钝地反应过来,忙抓住鲁老师追问:“哎呦鲁老师,你说的是真的?不是说我们家冯亮没考上吗?说差了两分,我还生了好几天气呢。”
“递补的。听说高考这阵子有不少递补上去的。”鲁老师怕二伯娘听不明白,耐心解释道:“因为好多考上的人过不了政审的关,被刷下来了,学校计划录取的人数就不够了,只好往下递补。听说咱们县除了冯亮,县城也有个没考上的,前几天通知他递补上去了,都高兴坏了。”
“反正就是我家冯亮运气好,又给他补上去了?”二伯娘高兴地一个劲儿乐呵。
“就是这么个意思。叫他回来赶紧去联系,人家还等着他去办理政审手续呢。”
“这个您放心,咱们家那是八辈子老贫农,根正苗红苦大仇深,除了穷点儿,实在没啥用审的了。”
二伯娘拍胸脯下了保证。送走鲁老师,就一路飞奔跑去找大儿子冯海,叫他赶紧去把冯亮找回来。
冯亮自己也没想到,惊喜来得太突然,他自己说,感觉就像白捡了个大学。
冯亮倒是还淡定些,其他人却替他高兴坏了,冯东一直傻乐不用说,冯荞下班回来一听说这事,拉着冯亮高兴地要跳起来了。
太好啦,二伯当初抱着个“穷学文富学武”的念头,供三个儿子都上学读书,冯亮还一直读到高中毕业,其实比不读书的家庭负担要重得多,弄得到现在也精穷,为的不过就是一个“寒门出贵子”的梦想。如今冯亮考上大学,也算让冯家门楣有光了。
杨边疆的高兴比较务实,他手里有为结婚准备的布票,赶紧匀出一些,琢磨着让冯荞去买了五尺蓝“涤卡”,送给冯亮做件上衣。大学生了啊,总该穿得像样点儿。
要说杨边疆对这位“三舅哥”是很有心讨好的,没法子,冯亮这小子心眼儿太多,讨好了他,也有益于他和冯荞安定幸福的小日子呀。
二伯娘收到这五尺蓝“涤卡”,才发现三儿子身上那衣服的确不像个大学生,赶紧把全家攒下的几尺布票用上了,要给冯亮买布再做一条新裤子。
村里人又掀起新一轮热议。前阵子孔志斌考上大学,已经够轰动的了,如今冯亮竟然也考上了,要知道全县才有几个呀?
小小一个冯庄村,简直集体兴奋起来,甚至还有人私下里言之凿凿,说他们冯庄村风水本来就好,地势东高西低,村东是大片坡地,西边正好枕在西河湾里,这叫“依山靠水”,风水龙脉的宝地,最能出人才了。
这种风水论调,倒是意外地让村里人开始重视孩子上学了。你想啊,既然风水好,指不定将来自家也出个大学生呢。
冯庄村出了两个大学生,十里八村谁不知道呀,整个村子都觉得牛气哄哄。
冯东当初因为没什么底气,报志愿的时候报的是本省的一所师范学校,百废待兴,臭老九的帽子还在呢,他琢磨着师范的录取分数应该是不高的,也幸亏他这个决定,让他顺利递补上去了。
村民们的热议自然传到了孔志斌耳朵里,他多少有些意外,冯亮居然运气这么好,递补考上了,一下子分去了他很多风头。
不过孔志斌倒也没觉得受太大影响,甚至还有三分轻蔑,他考的是上海的重点大学,冯亮考的那是什么呀,地区师范,勉强算是个大学吧,跟他怎么能比。
孔志斌这阵子真是春风得意,家里供着,村里捧着,就连陈茉茉也比以前更加热情温柔了,各种浓情蜜意。
孔志斌这种对于冯亮的轻蔑,很自然地就传递到了他爸妈那里,没几天,孔母在村里听见别人谈论冯亮时,就很优越的口气说,他冯亮考的啥大学呀,考的“吃饭大学”,吃饭大学能有啥出息?
“孔家的,人家那叫师范大学,不叫吃饭大学。”
“师范大学?我听我们家志斌说了,反正不咋地。”孔母轻蔑地撇着嘴说,“他那是孬大学,我们家志斌是好大学,他跟我们志斌根本不能比。”
村里人谁不知道冯孔两家的过节呀,好事者多得是,没半天功夫就有人传给了二伯娘耳朵里。二伯娘这次倒是没气没恼,她现在心情阳光灿烂,干啥都高兴着呢。
二伯娘说,鸡吃稻米鸭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她家那王八蛋考啥大学,关我家冯亮屁事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