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送上来的判决上对史光志的家人是从宽处置的。
魏尚书道:
“这个案子我从头到尾都旁听了,史光志所犯之罪自然不可饶恕,但我也觉得朝廷之前对他的封赏确实有失偏颇。
而且,他的儿子最大的也只有二十三岁,都还没到朝廷任职,参与谋乱的可能性极低,因此我是赞同看在他以往的功劳上从宽发落他的家人的。”
魏尚书为人一向公正,他觉得既然是朝廷对不起史光志在先,那对于不是同谋的家人从宽发落也是应该。
公西月得到的证据其实更多一些。
史光志的儿子知不知情她不能确定,但史光志的夫人却是知情的,而且还离不开她的挑拨。
不过,史夫人最少也是要判流放的,而且史光志所犯之罪不在特赦的范围,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流之辈,流放和死刑也无甚分别。
还有,中原王其实也是知情的,不过,他一直装作不知道罢了。
程元华最后交给刑部的资料,到底还是把中原王和史光志来往的证据截留下来了。
想到这里,公西月朝着中原王看了几眼,神色不明。
这段时间,中原王心里一直忐忑着,生怕史光志会将他攀扯进来。直到刑部将卷宗送到内阁他才放下心来。
这个时侯,他心思犹为敏感,见到公西月不明态度的打量,心里咯噔起来。
从司屹的话语中,他已知道公西月手里应该有他和史光志来往的证据,不过,应该是看在司屹的面子上最终没有交给刑部。
公西月想听听中原王的意见。
“王爷,你和史光志是亲家,这件事你怎么看?”
中原王擦了擦头上的汗。
这个时候已是深秋,室内还没有烧炭,但他还是出了一身汗。
“我和史光志是亲家不假,平时也有来往,但我真不知道他和党焕金勾结一事。至于对他的家属怎么判罚,我就不发表意见了,避嫌。”
其他人不觉得中原王这话有什么不妥,但公西月在心里冷嗤了一声。
到底是为了自己利益考虑之人,连一句从宽发落的求情话都不敢说,生怕被牵连。
公西月也不再说话。
承国公道:
“既然大家没有别的意见,不如就同意了刑部的判决?好歹也是三司一起审理过的案件。”
最后,内阁通过了刑部关于史光志一众人等的判罚。
史光志是主犯,被判处死刑,家产罚没,其妻子儿女流放(出嫁女不在此例),三族之内的亲属受牵连没收财产。
其他跟着叛乱的将官全部被判处死刑,家产罚没,其妻子儿女流放(出嫁女不在此例)。
原本以为议完这事后今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没想到公西月又出惊人之语:“我还想为两人请功,范尚书和耿尚书。”
这话出来,大家都不明白公西月所指。
“不管是上次和铁木国红毛国的战争,还是这次和勐洲的战争,范尚书和耿尚书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到了。
虽然说筹备军需、粮草等是他们职责所在,但尽不尽心、尽不尽力还是不同的。
他们两人在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做得很好,也不好替他们换其他的职位,但对他们封赏一下还是有必要。
我建议给他们两人各恩荫一个六品的职位,至于具体落到哪一个人、哪一个职位就由他们自己去定,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承国公想了一下,现在不是科举制度,以他们的权势,要安排一个子侄任六品官不是多难的事情,倒没必要在这件事上得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