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英娘打发走李旦,王府内院庶务是她的事,李旦既然不准备插手,便不必在这里围观。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狐假虎威,底气不足,需要他在一旁坐镇。
李旦很想看她板起脸训话的模样,想了想,没敢硬赖着不走——他们才刚成亲,彼此都觉得新鲜,正是摸索着相处的时候,不能惹她厌烦,得把她哄好了。
从这两天来看,万幸她不反感和他身体上更进一步的亲近,他接下来要牢牢笼住她的心。
裴英娘随意挑出几本账册,粗略翻了一遍。
能送到她面前的,肯定天衣无缝。
她没有查账的心思——查了也没有意义,大写数字据说是武皇后当政以后发明或者推广的,在那之前,账本造假易如反掌。
她让冯德把管事和账房的仆役请到外院。
管事在前,站成一排。仆从们身份低微,不能入廊,列队垂手站在甬道两旁,神态恭敬谦卑。
裴英娘正襟危坐,眼风淡扫。
忍冬和半夏会意,端出事先准备好的赏钱,按着名单分发下去。
管事和仆从们谢恩不迭。
裴英娘照着之前从宫廷女官那儿学到的,端着当家主母的架子,先像模像样训示众人一番,然后加以勉励,末了,强调一遍自己制定下的规矩,最后迅速点出几个先前选中的人选,命他们接替之前的管事。
不待仆从们反应过来,账册、钥匙、印信、章子已经一一交割清楚。
管事们不服气,拖拖拉拉着不肯走。
冯德哪容他们抱怨,早使眼色让健仆把几个老管事拉走。
管事们出了正院,愁眉苦脸,叹口气,哀怨道:“娘子怎么第一个拿我们账房开刀……”
谁都不见,单独要见他们,本以为娘子会和其他公卿世家的主母那样,恩威并施,外严内松,或者以财帛笼络他们,谁知娘子雷厉风行,把他们全撤职了!
“我们好歹也是正正经经的读书人,怎么能不明不白受这份窝囊气?”有人冷笑着道,“娘子想立威,找谁不行?柿子捡软的捏——专晓得欺侮我们这等没有靠山的。”
其中一个长相老成、长须飘飘的老管事从容道,“娘子才及笄,到底是年纪小,做事只晓得凭心意,没有章法,迟早要捅娄子。届时还不是要郎君出面调停?”
几人听了这话,都觉得有理,十五岁的王妃,及笄第二天嫁人,听说从小养在宫里,备受娇宠,二圣膝下长大的金枝玉叶,能懂什么银钱往来?一斗米多少价,一匹布帛换几百钱,果肉菜蔬的行情,市井里坊的买卖,她晓得么?
又一个眼高手低,何不食肉糜的骄横贵戚罢了!
等着吧,不用等明日,账房下午就得乱套!没有他们,谁能看得懂账本上的暗号?
他们都是十几、几十年的老江湖,经历的事多,凡事都留后手。王妃想一脚把他们踹开,先得掂量掂量能不能承担后果。
然后事实很快让他们瞠目结舌。
王妃不仅顺利接管账房,还把积年的账务全部索要了去,要重新制定账本!
“难不成娘子带了几十上百个管账的陪嫁?”他们有些慌了。
去打听消息的人回来说,“娘子的陪嫁仆人只管娘子的匠坊、庄园、铺子,我仔细问过了,除了健仆、护卫和婢女,娘子不曾带会管账的家奴进府。”
众人镇定下来,“那些账务,我们十数人通宵达旦,十天十夜勉强能算完,娘子异想天开,以为记账和抄经书一样简单吗?”
他们嘿嘿冷笑,等着看王妃的笑话。
然而他们再一次大失所望。
“娘子身边的婢女,个个会算账!她们用一种格子状的木头工具当算筹,靠拨弄珠子计算,不仅速度快,算出来的数目还精准!”这一次前去探听消息的是个中年人,他神情激动,“我听婢女们说那是算盘,原来那就是算盘!早听人提起过,只恨无缘一见……真师身边的婢女个个能写会算,查账的速度比我快多了,果然不愧是伺候真师的人呐!”
众人目瞪口呆,面面相觑:是了,怎么忘了,王妃还俗前,可是永安真师啊!
传说中能让莲花瞬间开放,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永安真师!
南边的商队、西边的驼队、海路的船队、吐蕃的马队,茶、丝、瓷器、永安棉、永安纸、永安糖……永安真师名下的财富,并不比郎主少!真师那样坐拥金山的人,怎么会把他们这些小管事放在眼里?
老管事们当即双腿发软,哆哆嗦嗦着互相搀扶。
完了,他们竟然想看真师的笑话!得罪了永安真师,以后还有出头之日吗?
片刻前还洋洋得意,等着看笑话的管事们,抖如筛糠,汗如雨下。
积年的账务,如果真能查得清,朝廷就不会有那么多坏账了。查账只是电闪雷鸣,刮一阵狂风,吓唬人而已。
倚着隐囊假寐的裴英娘睁开双眼,抬起头,看日头已经升到西边,料想府里的人应该都亲眼看到院子里一排排婢女端坐着打算盘、划账本的壮观景象,挥挥手,“好了,收摊。”
婢女们抿嘴笑,抱起算盘账册,撤走簟席、小几。
冯德谄笑着上前,“娘子,那些老管事……”
裴英娘轻笑一声,“他们去找你求情了?”
速度够快的。
冯德连忙赌咒发誓:“仆对娘子忠心无二!那些小人,以为三瓜俩枣,就能动摇仆的忠心么……”
裴英娘端起一盏热茶,制止他说下去,笑了笑,缓缓道:“无事,他们不去找你,我倒要嘀咕了。先晾他们两天,后日你去和他们说,给他们半个月的辰光,谁能学会新的记账数字、记账格式,熟练掌握打算盘的要诀,谁就能留在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