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宁坐下没多久,远远地就听见一阵爽朗的笑声,“没想到是楚大人登门,稀客啊,稀客。”
郑涧和造物局的窦大监一样,见人三分笑,两人皆是大周朝堂有名的弥勒佛。
过场的客套话必然是要唠嗑几句的,喝完杯中的茶,楚宁才开始将来意娓娓道来。
“哦?”郑涧听完,极有兴趣,“不知那些刻字是什么模样?”
楚宁递交给他。
“确实是晚燕之物。”郑涧一看就知道,音量高了几分,肯定道,“这是晚燕的岐文。”
“郑大人认识这种文字?”楚宁惊喜。
咳咳,郑涧不自然地笑笑,示意楚宁先不要激动,“只勉强认得一二。”
招手让下属传话,“快去贤文堂,让几位大人先放下手中之事,都到这儿来。”
下属麻利地去请人,没一会儿,楚宁面前就站了七八位大周有名的大儒。
知道是刻印在晚燕青铜器上的,几位老人家浑浊的双眼顿时亮堂起来。平日里最注重礼仪德行的人,这会也顾不上一个个陆续传递,直接一群人围成了一个圈,凑在一起对纸上所写的内容叽里呱啦地就开始了讨论。
他们七嘴八舌,且围得水泄不通,楚宁没有丝毫问话的机会,只好坐在一旁静等,等他们讨论片刻,自己再来请教。
楚宁想的是,就那么两页纸的内容,上面的字要么认得,要么不懂,因此全部梳理下来,应该也用不到多少时间。
然而她没有预料到的是,几位老大人研究了半日,还在纠结第一列的前五个字。
楚宁:“……”
好吧,有意见才更严谨。
几位大儒侃侃而谈,有人说应该是“纵横”二字,也有人坚持认为第一个字是“阴”字,还有说连起来看着像“坤舆”二字,几个人互不相让,各有论据,凡是发言的,都能说出一番解释来。
楚宁听着暗忖,难道是风水经书不成?
在盛食物的铜器上刻风水经书?楚宁暗暗琢磨这种可能性的概率。
那头还在争论。做学术的人嘛,天然的就有一种护崽子的心理,不管对方说什么,只要是自己觉得对的,怎么都会往死里坚持,根本没有各让一步的说法。
于是,画面就变成了——左侧一群人众说纷坛,好不热闹。右侧独坐着一个楚宁,一会儿竖起耳朵听上几句,一会儿无聊地摸摸鼻子喝喝茶,因为过程实在太久,最后几乎要在木椅上昏睡过去。
看起来一时半会出不了定论,楚宁打算先告辞回去,等他们研究出结果了再来。
起身准备开口,郑涧去而复返,传来笑声,“哈哈哈哈,找到了,哈哈哈哈,这本书被封尘多年,还以为没用了呢。”
屋子里难得安静了下来,有人目光炯炯道,“可是之前庄老留下的那本?”
“正是,好在并未损坏,还能派上用场。”
“说起来,庄老对岐文的研究,当世无人能及啊。快打开看看,能不能有对上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