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机会将至矣!”
...
含山,奉天军驻地。
随军军政学院之中,赵大山正专心致志的听着课。
作为奉天军基层军官中少有的聪慧机灵者,赵大山得到了军政学院第一期的入学名额。而教授他们军师知识的则是朱朝先从泗州带来的祖上几名老军士,另有和州当地的将门世家。
当然,这些人的理论知识也就那样,实际赵大山等人大部分还是依靠自学,并通过《纪效新书》等军书来进行推演讨论等。
而政治学院中,是和州当地的十余名有志之士并着朱朝先亲兵队中善于民生的人,皆由戴震教授。
奉天军现在的局势还算稳定,所以学院课程安排的很满。
“马将军下了太平府,我觉得大将军接下来应该趁势东进,直逼应天!一旦攻克应天天下震动,江南就是案板上的肉,飞不了了!”
“你说的不错!容保被我们打的大败,应天城里就那么几千号人,他们肯定不敢出来,江南对我军来说就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赵大山听着这些人的讨论,微微有些不满,他虽然没去过应天城,但是也是知道,这座城池不是那么容易攻下的,作为天下首屈一指地位在京师之下的城池,以奉天军现有的兵力和火炮,想攻克应天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不过赵大山也知道他们有这种想法的原因,太祖朱元璋渡江攻克应天的时候,兵力也不多,但是却轻易拿下了。
可两边所处的形势不同,元末的乱世下镇守应天的元军毫无斗志也失去了统治基础,而现在的大清,在江宁城中仍具有数量可观的兵力,在江南地区的统治也非常稳固。
这时候东进,是很不明智的选择。
“东进并非明智之举,江宁城防坚固,非巨炮久围不能下。眼下形势,大将军应拿下庐州,然后进入江西湖广地区,将粮食产区握在手里,江南人稠,一旦没有粮食不攻自破。”
和州,得到了戴震指点的朱朝先坚定了自己的思想。
先西后东,先湖广后江南。
现在的情况确实和元末时朱元璋的情况不同了,当时是苏杭熟天下足,而今则是湖广熟天下足了,苏杭所处的江南土地大多改种了经济作物,粮食主产区转移到了湖广地区。
这当然不是说江南不重要,只是现在奉天军的情况,实在不具备占领江南的条件。
甚至,很有可能在围攻南京的时候,就被南下的清朝主力给逮到了。
平心而论,朱朝先并不认为北方的白莲教能坚持多久。
历史上的白莲教大起义之所以能坚持那么久,一是在二十八年后的一七九八年才起义的,那时候的阶级矛盾和土地兼并比现在严重一些,二是白莲教起义位于湖广的山区。
而这些混元教,清水教,八卦教之类的,都是在北方平原之上,距离清朝的统治中心京师太近,很难有起来的机会。
这些人,也就能给奉天军争取些时间,吸引些火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