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2 / 2)

但还是对做出什么美味佳肴没信心,毕竟古代的调味料很少,没有现代的那样丰富,所以勉勉强强做一道能入口的也就差不多了。

可出乎意料的是,膳房里的调味品竟多的眼花缭乱,还有一些她从未听过的东西,各式各样的调味。念安寺里的僧人都被侍卫给控制住了,所以膳房根本没人,于是闻砚桐就自己生火涮锅。

她就简简单单的做了粥,毕竟池京禧现在受伤,也吃不了太油腻的东西,而且膳房里根本没有肉,只能做素粥。

她在里面加了玉米粒和胡萝卜丁,还有些切碎的青菜,又用热油淋了些葱花酱汁拌了半熟不生的白菜做咸菜,然后才给端去池京禧的房前。

闻砚桐自然也是被拦下来,侍卫进去通报池京禧之后,才给放进去。

房中弥漫着很浓的药味,闻砚桐进去的时候,池京禧正在给自己拆纱布。

她哎哟一声,忙把饭放在桌子上,快步走过去,“你干什么呢!纱布好好的,拆它做什么!”

池京禧被她话中的责备惊得愣了一下,一边拆一边道,“……纱布绑的太厚了,不便行动。”

闻砚桐道,“那你也不能拆啊,不便行动你就坐着躺着就行!医师绑那么厚总有人家的道理!”

她上前去,拍了一下池京禧的手,“别动,我给你缠上。”

“去两层。”池京禧道。

“不行,一层都不行!”闻砚桐态度坚决,将他方才拆下来的纱布又重新缠上,“你这才敷上药,肯定要绑的厚一些,等你伤口长个几日就好了。”

池京禧用能动的左手扒拉,闻砚桐一下子把他的手拂开,“挺大的人了,还这么任性,也不吃饭,也不让医师复查,你想干什么?”

池京禧听后沉默一会儿,突然拍了下她的脑门。闻砚桐正好把纱布给系好了,后腿两步揉了揉脑门,“干嘛打我,我这都是为你好。”

“能耐了,总教训我。”池京禧轻哼一声。

“小侯爷,你现在是病人,需得好好休养,配合医师。”闻砚桐苦口婆心的劝着,跑去把饭端到床边的桌子上,“当初我腿瘸的时候,那是要多听话有多听话,医师让我吃啥我就吃啥,不让我吃啥……”

“我看你也没什么忌口。”池京禧接道。

“那关键医师也没说我有什么忌口的啊。”闻砚桐道,“来,快吃饭。”

她怕池京禧不够吃,盛了老大一碗,给自己也准备了一大碗,汤匙和筷子就摆在旁边。

池京禧低眸一看,见那粥有些黑乎乎的浑浊,跟他以往吃过的粥完全不同,本来就一点胃口都没有,眼下看了就更抗拒了,“我不吃。”

闻砚桐搬了个凳子坐在旁边,“你不吃,肯定会后悔的。”

池京禧顺口问道,“为何?”

“这粥世上独有,仅此两碗,再多就没了。”闻砚桐把粥搅拌搅拌,说道,“别看这粥黑,里面淋了酱汁的,肯定比你平常吃的好吃。”

池京禧微微歪头,等着她下半句。

“这是我亲自做的,若不是看在小侯爷受伤的份上,我才不会把我家祖传的手艺亮出来呢。”闻砚桐道,“我爹以前可是很有名的厨子。”

池京禧沉吟片刻,“你家不是行商?”

闻砚桐的手顿了一下,“行商之前是做厨子的。”

“那么出名,为何没做了?”

“那是因为……我爹觉得做饭的油烟太大了,对皮肤不好,所以就转头经商了。”闻砚桐睁眼睛瞎扯,还转移话题,“快趁热吃啊,待会儿凉了呢。”

池京禧眸中满是迷惑,左手接过汤匙尝了一口。

闻砚桐希冀的盯着他,“如何?”

这种给男主做饭的桥段经常出现在各大言情里,总之就是男主尝了之后然后惊叹:啊!多么美味的佳肴!这女人怎么做的那么好吃!

虽然说池京禧不是男主,但他也可以惊叹:这男人怎么有这样一双巧手!

然后对她的厨艺倾心,再把她带在身边,总是让她做饭诸如此类……

简单来说,很多故事都是从一碗吃的开始。

池京禧尝了尝之后,抬眸看她,“……有点咸。”

闻砚桐瞬间像个被扎漏气的皮球一样,啧了一声,“将就吃吧,再淡的没有了。”

池京禧道,“……我不想吃。”

闻砚桐捏了捏筷子,强笑道,“小侯爷多少吃点吧。”

池京禧道,“我想吃面条。”

闻砚桐深吸一口吸,从凳子上站起来,走到门边哗啦一下打开门,把门口的侍卫都吓了一跳。

她气道,“小侯爷想吃面条,去给他下一碗清汤面。”

说完觉得还是气,又补充道,“要淡点,最好别撒盐!”

回去的时候,池京禧正在用汤匙往嘴里送酱汁拌的白菜,“这菜的味道不错。”

“咸,别吃了。”闻砚桐坐在凳子上,捧着碗开始吃。

池京禧见她这气鼓鼓的模样,轻笑一声,慢条斯理的用汤匙吃着粥,问道,“仟远在何处?”

闻砚桐见他在吃粥,心里多少好受些,回道,“不知道。”

“僧人抓得如何了?”他又问。

闻砚桐想了想,“不知道。”

“地下藏的什么东西?”

“……不大清楚。”

池京禧轻描淡写的看她一眼,“全都不知?”

闻砚桐咧嘴笑嘻嘻道,“待会儿吃完我就去打听。”

池京禧道,“你找谁打听?”

“我出门随便问问。”

“那你打听到天黑也什么都打听不出来。”池京禧语气随意道,“你别去打听那些事。”

听了这话,闻砚桐才明白池京禧并不是想从她这知道什么,而是在问她知道了多少。并且提点她,这些事她不能打听,似乎是知道她肯定会因为好奇而去问别人。

闻砚桐乖巧的点点头。

池京禧抬眸瞧了她一眼,知道她听出了方才话中的提点,便说道,“你这浆糊脑袋偶尔也有通透的时候。”

“那可不嘛。”闻砚桐顺势应道。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池京禧虽然用左手行动,但也比闻砚桐吃的快,吃了大半碗就把汤匙放下了。

闻砚桐看了看他,似乎欲言又止。

“说。”池京禧道。

“小侯爷……你骂我两句试试。”闻砚桐道。

“怎么?皮痒了?”池京禧有些意外。

“不是,就……”她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只道,“你骂两句试试吧,反正你又不吃亏。”

池京禧没说话。

闻砚桐道,“我教你,你就骂我是憨批,傻批之类的,或者是你之前骂我那样,什么手像鸡爪,是个废物这些也行。”

“你该不是因为夜间的事吓傻了吧?”池京禧古怪的看着她。

“我没事,就是想听你骂我。”闻砚桐道。

池京禧沉吟一瞬,而后道,“那你吃完后就尽快出去吧……憨批。”

闻砚桐神色一喜,赶忙应了,又把东西收拾了一下,然后道,“那小侯爷你早点休息,还是让医师来给你伤口复查一遍吧,千万别再擅自拆纱布了。”

池京禧赶客,“赶紧出去。”

闻砚桐端着东西出了门,刚走没几步,就见面前忽然来了一批人,为首的男子又高又壮,身着深色云纹袍,像是官服。

他径直走到闻砚桐面前,挡住了她的路。

闻砚桐咽了一口唾沫,仰头看他,“阁下有何贵干?”

“你可是闻砚桐?”那人问道。

她点点头。

紧接着就见这男子从旁边的托盘上拿起一张明黄色的贴金锦布,沉声如钟鸣,“颂海书院闻砚桐接旨——”

闻砚桐惊得双目一瞪,当即跪下来,把手边的东西放到一边。

“颂海书院闻砚桐聪慧果敢,有勇有谋,救池小侯于危难之际,立下大功,今赏朝歌良宅一栋,御赐牌匾一张,黄金千两,绸缎百匹,明珠数十,钦此——!”

闻砚桐立即躬身,“草民接旨,吾皇万岁。”

男子一干人将圣旨递给她之后,道了一声恭喜,便飞快的离开了,留闻砚桐一个人傻站在原地。

前脚池京禧刚骂完,后脚圣旨就到了。

这也……太夸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