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贼第四百七十五章上策
白给的城池没人嫌多。
就在周日强告知哈密归降的来龙去脉时,中军参谋贺虎臣走了过来,打断了二人对话,他抱拳道:“大帅,马换好了。”
“军情如火,传令拔营东进。”刘承宗说罢抬眼看看日头,转头对周日强道:“周将军路上过来也没吃东西,先跟我往西走,马背上吃点东西,我还有话要你带回去。”
兵将随即集结,仅留小部收拾营帐,很快虎贲营便摆开行阵踏上漫漫黄沙。
周日强跟着刘承宗走了很久,尽管他就落在刘承宗身后二十几步,却一直没听见刘承宗的召见,只能看见他在前面身体随马背起伏,一言不发地盯着沙漠里摆开的三路大队。
他也不知过了多久,约摸着走出去都有四里地了,才听见护兵道:“周将军,大帅请你上前。”
待他打马上前,周遭护兵举着旌旗前后左右分开,在行军中拉开十个马身的警戒线,才听刘承宗道:“回去告诉我哥,巴拜降就降了,对哈密不驻军、不征税,但要强征最好的军器、士兵和马匹,尽快往天山去。”
周日强还没明白过来,抱拳应了一声“是!”,随后才问道:“臣听说吐鲁番正在抽丁建军,大帅要调哪位将军驻守哈密?”
“谁也不调。”刘承宗面无表情地摇头道:“我不打算跟吐鲁番开战。”
“这……”
周日强没想到刘承宗会对哈密有这种态度,赶忙道:“那可是哈密啊,百年以来,哈密从未如今日这般唾手可得,还望大帅三思!”
这是令他心潮澎湃的收复哈密之伟业,就像过去哈密城在大明的命运一样,周日强绝不愿让它成为镜花水月。
实际上在周日强看来,如今能收复哈密的,只有元帅府有这样的能力,他希望能劝说刘承宗重视哈密。
刘承宗却显然对他的劝说不够重视,只是笑眯眯地从马背囊里摸出块肉干,放在口中安静咀嚼。
大队沉默行军,战马起伏间蹄子有节奏地踏在沙地,让马背上的骑手们兵甲相撞,军列车辚马萧之下,周日强心急如焚。
待刘承宗咽下肉干,这才不轻不重道:“印象中周将军深谋远虑,这次有点意气用事,不过不坏。”
实际上刘承宗对周日强的态度,在内心深处很高兴。
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军粮、兵力、战法和胜利,为的就是别人能在他创造出的条件下,想一些比一口吃的,更重要的事。
收复失地,是更重要的事,完成前朝未竟之伟业,更是重要的事。
“巴拜降了,但哈密归属,他一个小贵族说了不算,吐鲁番终究会把哈密夺回去。”
说罢,刘承宗话锋一转,脸上充满自信:“当然他们能夺走多少次,我们就能再把哈密夺回来多少次,只不过……”
周日强的脸上再度燃起希望:“只不过?”
“只不过这不是哈密问题的关窍,关窍是一道算术题。”
刘承宗看向周日强,笑道:“周将军对兵书战册不熟,但算数极好,这么说吧,叶尔羌的铳和甲我都在瓦剌身上见过,锻甲弓刀不错,利在近战短在铳炮。”
其实铳不一定短,他在巴图尔珲台吉手里头见过叶尔羌的自造鸟铳和购置鸟铳,都挺长,无非自造的工艺差一点、使用的火药也差一点。
单兵火器是中原王朝的优势,因为这个时代的火器还没有发展到能淘汰掉所有兵器和铠甲,本身不可替代的优势只有一个,制造和使用简单,最容易快速成军。
中原王朝的官僚集权制度、庞大的手工业规模、巨大的人口数量,才是使用火器的最大优势,在世上绝大多数没有成熟工匠管理体系、没有完成中央集权的部落贵族或封建贵族社会,拿什么谈标准化?
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标准化的火枪就差,各式火器本身是大差不差的东西。
人的身体对火药武器来说太脆弱了,甚至就连没有任何杀人目的的二踢脚配个小石头都能把人炸死。
更别说专门配个管子,塞个铁球了,长的短的远的近的,都能杀人。
元帅府的优势就在于刘承宗比谁都清楚火器的发展和手工业发展分不开,利用从中原卷出来的匠人,在青海快速建立出相对庞大且完善的枪炮制造体系。
这决定了在西北,体量跟元帅府差不多大小的汗国,不可能比他的枪多……更别说叶尔羌的体量比整个元帅府小得多,几乎跟西宁府差不多。
“吐鲁番能动员两三万军队,哈密是座地形不好,好在是好守的小城,最少需一个营驻军防守,还要防备里应外合,以及敌人不来攻你怎么办。”
刘承宗说完,把问题抛给周日强:“三千人的兵粮从哪里,你来算,算出来我给你拨三千人守哈密,算不出来你就去按我说的告诉我哥。”
周日强把这事想得太简单了。
人们在热情中很容易头脑发热做出非凡的壮举,就如作为百年来第一个登上哈密城头的汉人将军周日强一样。
这位将军手上的兵马不多,水师衙门十八位蒙古罗汉、百余造船匠人和三百名蒙古大力水手在他的号召下统统穿戴甲胃手持兵器,做好了与那座小城共存亡的准备。
他觉得以元帅府之强盛军力,在哈密这个地方作战,只要他们能守到大军来援,一定能轻轻松松把吐鲁番集结的军队扬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打仗不是简单的二减一,
多少军队能守住哈密、调这些军队进驻哈密要多久、若敌军不来他们要驻守多久,维持驻军的兵粮需要多少人运送,粮食从哪儿出……都需要进行精密的计算。
运粮的事,算周日强的本职工作;计算军粮路耗,也是地方文官的必要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