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不容乐观。刘虞一败,积攒了多年的粮食、军械不是被公孙瓒抢了,就是被公孙瓒烧了。鲜于辅等人集结了数万人,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粮食,也没有足够的军械,他们希望袁绍能提供帮助,否则很难配合袁绍作战。大败之后,士气低落,如果没粮没军械,没人敢轻易出兵。想为刘虞报仇是一回事,送死是另外一回事。面对骁勇的公孙瓒,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军械,几乎和送死没什么区别。
他们显然并不清楚,钱粮也是袁绍心中的痛。冀州是大州不错,但冀州的粮食都在世家手中,并不直接由他袁绍说了算。若非如此,春天袁谭战败的时候他就出兵了,何必等到现在。几万人的粮食军械,冀州的确拿得起,可是什么好处还没捞着,先付一大趣÷阁钱粮,冀州世家肯定不乐意。
看来刘虞还是有点用的,至少他主掌幽州几年,几乎没向他开口要过钱粮。
“元皓,你有什么看法?”袁绍强作镇静,将手中的纸放在案上。手指有些发麻,他收回袖中,不动声色的捏了捏。
田丰坐了下来,一手拄着杖,一手抚着胡须。“幽州士马强劲,不能落入公孙瓒之手,只是刘虞失利,眼下幽州诸将虽有心报仇,却无钱粮可用,一旦开战,难以速胜。两害相权取其重,臣以为南征之事当暂停,趁着刘虞新丧,幽州人心可用,全力攻击公孙瓒。只是……”
袁绍转着头,不动声色地看着田丰。他知道田丰会提出这样的建议,因为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建议,但他需要田丰说出来,只有如此,他才能让冀州世家支持他的决定,拿出钱粮。
田丰半晌没有说下去,神情迟疑,显然也知道这个建议意味着什么。说到底,争的都是利,但不同人有不同的利,对袁绍有利不代表对冀州世家有利,对将来有利不代表眼前也有利。他是谋士,应该从袁绍的角度出发,谋全局之利、长远之利,但他很清楚,如果不能顾及冀州世家的眼前之利,什么利都是泡影。
审配的目标达到了,袁谭兖州战败之后,袁绍不得不依赖冀州世家。冀州世家不出钱粮,袁绍就寸步难行。现在能做决定的人不是他田丰,甚至不是袁绍,而是审配。在做决定之前,应该先听听审配的意见。可是他更清楚袁绍的性格,这样的话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出口的。一旦袁绍尊严受损,谁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见田丰不说话,袁绍越来越焦躁,脸色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勉强。
“元皓,你我之间,还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田丰咬咬牙。“主公,臣以为,公孙瓒困守坚城,非急切可下,宜从长久计。常言道,攘外必先安定,如今冀州四面受敌,唯君臣一体,上下同心,方能挫强敌于北,安百姓于内。”
袁绍眼神微缩,嘴角微撇。“元丰说得仔细些,如何才能君臣一体,上下同心?”
“主公拥重兵于北,臧洪守渤海于东,董昭守魏郡于南,赵国、常山也宜安排得力人手,以防太行山中诸贼入寇,更当有人居中调度,为主公足兵足食。”
袁绍耷拉着眼皮,手掌摩挲着腰间的思召刀环,脸色红了又白,白了又红。臧洪是徐州人,董昭是兖州人,冀州人不满意,也要分一杯羹,却一直未能如愿,趁着现在他有求于他们,主动开口要了。他们不仅要赵国、常山诸国的郡守,还要能控制全局的大权。
我像一只蚕,吃下桑叶,吐出丝,把自己织成茧。茧很美丽,可吐丝的蚕下场却不怎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