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温也想知道孙策会不会留下自己,但这种事他不好问,实际上他也没机会问。孙策很忙,正月里走亲访友,来拜访的更是数不胜数,根本没闲的时候。
正月十六,孙策起程返回太湖,孙坚留在富春,还要多住一段时间。赵温跟着孙策起程,两人终于有了单独会面的机会。正当赵温信心满满地想和孙策谈判时,孙策却闭门谢客,说是这些天饮酒过度,有些困乏,要休息几日,请赵温再等等。
连续两次求见被拒,赵温明白过来了,孙策根本不想直接和他谈。
想通了这一点,赵温觉得很悲哀,将自己锁在船舱里两天没有出门。
两天后,他敲开了郭嘉的舱门。
郭嘉起身相迎,仿佛约好的一般,将赵温迎到舱内靠窗的位置,对面而坐。案上收拾得很整齐,一只镂空缠枝香炉,一部书,一把羽扇。旁边有一只红泥茶炉,上面架着一只壶,火焰红红,茶香四溢。
“赵公,你是蜀人,应该经常喝茶吧?”郭嘉热情地请赵温入座,绝口不提这些天的事。
赵温嗅着茶香,几近寂灭的心情稍微活泛了些,他在案前坐好,郭嘉亲自倒了两杯茶,将其中一杯轻轻的推到赵温面前。赵温端起茶杯,没有急着喝,而是放在面前嗅了嗅。
“祭酒用心了,多谢。”
郭嘉笑了。“吴地不产茶,这些茶大多是荆州、益州来的,我对茶道不甚了了,勉强煮上一壶,如果不合口味,还请赵公担待。”
赵温露出些许勉强的笑容。经过这两天闭门自省,他已经有点清楚孙策、郭嘉这些年轻人的做事风格了,小处尽可周到,大处却是寸步不让,郭嘉特地煮了他家乡的茶来款待他,既是礼敬他这个长者,又是一种攻心之术。他如果因此觉得可以谈判顺利,那就太天真了。
赵温呷了两口茶,赞了一声。“祭酒军务繁忙,日理万机,还能煮出这么好的茶,甚是难得。这茶已经有几分蜀茶的味道,只是姜味重了些。不过冬日寒气重,多点姜也助于袪寒,蜀中也有人喜欢重姜的。”
郭嘉抚掌而笑。“赵公一听就是茶道中人,非嘉能及。嘉不才,敢请教赵公茶道。”
赵温倒也不推辞。谈判之前聊聊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至少铺垫一下情绪,一开口就报价未免粗俗,而且容易陷入被动,暴露底线。他是蜀人,喝茶是习惯,家里也有茶山,对茶的种植、采摘直到烹煮都有所了解,便与郭嘉闲聊起来,不知不觉的便说开了,整个益州哪儿有好茶,哪儿有制茶高手,哪种茶有什么特点,如数家珍,一一道来。
郭嘉听得很认真,不时还问一两句。赵温以为是闲聊,对他来说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孙策要在荆州、扬州的江南推广种茶,经过调查才知道荆南有一些茶,但数量不多,而扬州境内几乎没有真正的产茶地,整个大汉疆域之内,jiǔ chéng以上的茶都产自益州。
换句话说,江南遍地茶的盛况还没有到来。孙策已经派人去蜀中寻找茶种,学习种茶、制茶的工艺,不过为了避免引起曹操的注意,这些都没有声张,悄悄地进行。赵温是蜀人,有饮茶的习惯,家里又有产业,对茶比较了解,他正好借机打听一下。
两人说得投机,气氛热烈起来,赵温不动声色的将话题引向了孙策。郭嘉心领神会,提起茶壶,为赵温添了茶,笑道:“赵公,你觉得孙将军那几个妾容貌如何?可比得上长公主?”
赵温沉吟了片刻,觉得不怎么好回答。长得怎么样是摆在明面上的,他如果说得太夸张,孙策期许太高,将来见长公主不过如此,反而会失望。如果实话实话,那长公主虽然长得不差,却未必能胜过孙策的那几个妾,尤其是冯宛、甄宓二人堪称国色,放眼天下,能超过她们的都不多。
“我见过长公主一面,以为她德容俱佳,但我老迈,这眼光未必和孙将军相同。”
“哈哈,这倒也是。”郭嘉放下茶杯,一语双关的说道:“赵公年近花甲,比车骑将军还要长一辈,与我们这些后生小子更是不同。”
赵温心中一动,顺势问道:“祭酒,我也有一件事想请教,不知可否?”
“不敢,赵公请说。”
“朝廷欲将关东五州托付给孙将军,只不知是哪位孙将军?镇北将军虽是不世出的英才,但车骑将军正当壮年,就此让贤,岂不是太早了些?”
郭嘉微微一笑。“赵公,你觉得车骑将军是恋栈之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