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道行(2 / 2)

高星宇处于一种似静非静的松弛状态,神识也在不断地向外发散。他不仅清晰地“看”到了部落聚居地中每个人,还第一次“看”到了这些沉睡的人们识海中的灵魂之火。

高星宇隐约可以感受到其中差别:有些人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有些人则是安于现状,浑浑噩噩地没有追求;还有些人却是充满了对某些事物的焦虑和不安。

甚至他可以感受到,个别人心底那种强烈的爱憎……

这同时也是人间烟火。

高星宇产生了一丝明悟。人间烟火并非只是那肉眼可见的点点炊烟。那固然是世俗界生机盎然的展现,精神、欲望和情绪所形成的灵魂之火,同样也代表着人间百态。

高星宇的神识随着自己的思绪四下游走,掠过卡鲁鲁时,正在修炼的卡鲁鲁居然没有丝毫察觉。

高星宇此时已经放空的思绪,并没有发觉到这个情况。这其实是因为他的道行境界得到了提高,所以在神识的使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道行,是评价修者实力的两大标准之一,另一个是修为。修为是显性的,有一整套完善的分级标准。

而道行却是隐性的,是修士对于各种大道、规则的种种认知,以及对于自身情绪、欲望的控制和利用能力。

道行看不见摸不到,很难被分类,但却又确实存在,与修士的修炼息息相关。

因此,修炼界谈及道行时,都是以修士的修为等级做为评判标准,看其是否能够匹配修士的修为。

修士的道行如果能够匹配上他的修为,那么他的修炼速度将会很快,不容易出现修为瓶颈,晋阶时的难度也会大大降低。

而且在他学习和使用各种术法时,也会感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高星宇是修炼天才,又得到吴鸿子的全力培养,既不缺契合他的功法,也不乏修炼资源,因此他的修炼进度极快,不到五十岁便结丹了。

而他的道行,主要依靠吴鸿子的言传身教,以及参阅玉简中多位太元天前辈留下的心得体会而来。虽然仅靠参考这些东西,他的道行略有些欠缺,但在他修为到达金丹期之前,却已经是足够用了。

这其实也是太元天一脉培养内门弟子的方法。

太元天的核心传承是修真功法,然而修真者需要五行灵根俱全,灵根的强度高且均衡,而且还要具有出众的神魂强度与良好的肉身发展潜力。

如此全面甚至苛刻的天赋要求,使得可供太元天选择的潜在弟子数量极少,内门永远冷冷清清的,只有大猫小猫两三只。

为了保证自家的传承永续,太元天自然不能像其它大型宗派一样,采用散养的方式,通过自然淘汰在弟子中挑选精英,然后再加以重点培养。

太元天的整体实力极强,不仅核心的修真功法系统全面,同时也拥有多部直指成仙大道的其它功法。

选择不同的功法,导致太元天内外门之分,但外门的实力并不弱。

几乎每隔一两代,太元天就会有弟子渡劫飞升,内外门都有,这是最有力的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