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学海无涯》(2 / 2)

太元天对内门弟子选材极为严格,所以人丁单薄,于是太元天的师长们在弟子入门时呵护有加,降低了他们在幼苗期可能遭遇的危险,直到弟子们完成筑基,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之后,才会撒手让他们自己去闯荡。

因此,太元天的弟子在修炼初期,资源、功法都不缺,进境极快,但缺少了一些切身的实战经历。

而这种比赛对参赛选手修为层次的要求并不高,练气期和筑基期的低级修士才是主力。

金丹期真人发生纷争之后进行生死搏杀是常有的事情,相熟的真人之间互相切磋更是日常的修炼行为。

但一群彼此认识或不认识的真人在同一规则下进行比赛,却是极为罕见的。因为真人的手段千奇百怪,斗法时的威力又大,已经不适合用比赛规则来约束和限制。

此外,如果双方实力接近,一场比赛下来,即使是获胜者只怕在短时间内也无力继续参赛,这样就使得整个比赛失去了连贯性。

所以,高星宇对特勤组组织这样的比赛兴趣不大,但对各国修士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流和交易的事情,却是非常上心。

当他听到几个小家伙相约去交易会上捡漏,只能佩服他们的敢想敢做了!

要知道,这种场合中藏龙卧虎,高手云集,就连高星宇自己都不敢说在交易会上能够轻易捡漏。

他只想利用不同界域在认知上的差异,收集一些尚未被地球界修士充分了解,但又切实有用的资源。

午饭后,一群人回到观颐养生所,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

高星宇和李刚则是回到后楼,一起继续讨论和研究《学海无涯》阵法。

《学海无涯》阵法,是一个组合阵法,其核心就是变异的《感应术》,并被辅以凝神、神识增强、分段烙印,以及读写玉简等功能。

《学海无涯》是李刚命名的,他对这个阵法的用心程度,甚至比高星宇更高。

李刚现在是假丹期,顶多再过二三十年,他就会离开地球界,前往其它世界继续修行。

因此,如果能在临走之前,为地球界留下些什么,想必能帮他彻底了结与地球界的因果,令他的道心更加圆满。

高星宇提出的实验,其实就是将神术、阵法和科学相结合,将人脑中的某些特定信息复制并传导到其他人的脑中。

这个实验的最初目的有两个,其一是简化修士学习一些简单知识的过程;其二则是帮助没有修炼出神识的低级修士或普通人,利用神识传导信息量大、记忆深刻的特点,学习并掌握知识。

经高星宇与李刚的论证,这两个要求可以通过设计一个全新的组合阵法来实现,以此模拟和强化《感应术》施展的全过程,并降低神术施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