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器窖藏离地面有两米多深,窖底、窖壁都用贴心的青砖砌成,顶部用3块石板覆盖。
整个窖长1.2米,宽1米,深0.9米。
金银器的表面,还有明显用麻纱布包裹过的痕迹,但麻纱布早已腐烂。
通过清理,后来一共出土文物350件.
可以辨认器形的有343件,其中金器27件,剩下的都是银器。
这些金银器的种类多,造型非常独特,纹饰精湛细腻,在国内十分罕见。
埋藏的原因也不外乎是躲避战乱,因为出土器物的铭文可以猜测出一部分当时的情景。
由于出土器物的线索不多,只有在金碗上,刻有“绍熙”的字样。
而“绍熙”也就是1190年以后。
由此可以推测这座窖藏的上限,应该不会早于“绍熙”年间。
同时通过纹饰研究对比,发现几乎所有的器物,都表现出明显的南宋特征,其下限不会晚于南宋末年。
如果是事发突然的话,是埋藏的非常仓促的。
但是这座金银窖藏不但建有规整的窖,而且摆放的非常合理。
最主要的是深埋地下,由此看来是发生了一些很大的事情,但是自己又不可控。
这样吧这批金银带走,又很扎眼让人引起怀疑。
结合这些线索发现在“绍熙改元”之后,彭州的确发生了很大的事件。
南宋端平三年,蒙古军队占领成都附近,大批川省人开始逃亡。
肯定是窖藏主人得知蒙古兵南下的消息,于是就将多年积聚的金银器埋藏好,想等战乱过后再取出来。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再也没能回来,于是就静静的留下来了。
而先前的窖藏,也都是同样的情景,比如之前的董府窖藏。
从其铭文可以看出,这批器物有多个产地。
多为南方,亦有部分器物产地为川省。
有官作,亦有民作。
多数器物,肯定也属于一个大家族,因为少量器物之上的铭文为“齐”。
所以,这些器物应该是一家齐姓家族所有。
这批器物形制多样,器形复杂,多成套成组,器物上有明显的工艺痕迹,这为研究宋代金银器提供了优质的资料。
像是这样的事情,国内发现的肯定不少。
不说川省,其他地方也时常发生,如果说比较重要的,那就要属金陵的一次发现。
在金陵盱眙县南窑庄窖藏出土的金器,是迄今为止全国考古发现最重的一件。
1982年2月10日,春节刚过,盱眙县南窑庄的村民们开始疏通沟渠,为春耕做准备。
村里有个青年叫万以全,他新婚不久,要照顾完怀孕的妻子,所以来到工地最晚。
因而得到了一段最高、也是淤泥最多的地。
这条小沟只有一米多宽,万以全第一锹挖下去,就碰到了一件破碎的铜盆。
接着就是一个大泥块,在被甩到岸上,还特别沉。
他蹲下去查看,抹去泥,一件黄澄澄的金兽露了出来。
金兽底部的凹陷处,还嵌着几块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