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满背水银,千古亮白(2 / 2)

明清仿镜纹饰远不如汉唐精致,也汪如宋镜,这与日月明清仿镜含锡量大大减速低,含锌量大幅度增加有关。

当然明清仿镜也有很好的,这个什么时候都是一样。

最主要的是形制不同,铜镜虽然一般不大,镜背面积小。

但在这一小块天地中,各时代的匠师在纹饰、铭文、外形、划分纹饰的圈带、边缘、钮、钮座等各个方面花样翻新、极尽变化。

对比不同时代的各部位的特征,掌握哪怕是微小的变化,也是区分真镜与仿镜的重要方面。

仅举几例:宋仿唐菱花形、葵花形镜,唐代此类镜均为入出形,而宋代多六出形,即使是八出形,唐宋弧边曲度也不尽相同。

金代仿镜中,不管仿哪能个朝代,如果有錾刻的官府检验的文字和画押,便极易辨明。

明清仿镜镜缘直齐、棱角分明,钮的差别较大。

明代银锭钮居多,明清钮顶平且面积比宋元仿镜大得多,还多在平顶上铸出铭文。

除了这些有所区别,再就是增加内容不同。

在用原镜摹本仿照制模时,当时匠师又加上一些纹饰和铭辞。

一般来说,所增加的图纹和铭文,在内容及形式上,虽然随意性很强,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律。

但从许多仿制镜增加的内容看,增加铭文的占绝大多数。

而这些后加的铭文,最多的又是那些铸镜作坊、店铺和匠师的名号,极少数应是铜镜使用者的姓名。

从增加铭文所在位置看,大致有几种不同的情况,视原镜的纹饰内容而定。

原镜只有纹样没有铭文的,增加的铭文多在纹的一处或二处地方,压住了原纹饰的一部分。

原镜内区为纹饰外区为铭文的,增加的图文有的放在纹饰内。

原镜没有纹饰仅有铭文的,如果是单圈带铭文镜,增加的铭文则加在原铭文圈带中。

如果是二周圈铭文的,增加的铭文一般加在外圈铭文中。

粗略地统计一下,增加的铭文有:宫、陈、孙、笪、曹、李、吕、赵、马等。

其他还有祁家、曹铺、孔记、吕造、马青、鲁家造、张家造、李泰山造、李铺青铜、假充李镜真乃猪狗、祁家包换青铜、谢少塘造包换青铜等。

这些增加的内容,有的极明显,有的则比较隐蔽。

本来镜子是一个平面,面积不大,可一览无遗。

但有时因纹饰复杂和模糊,未深加注意,以至某些重要的着录中也出现失误,将后增加内容的仿制镜子定为原时代镜子。

既然仿制的古铜镜这么多,而且各个时代都有仿制,那么铜镜的鉴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辨别古铜镜的真伪,首先应该从铜镜的性质、纹饰、表现的内容等方面,对各时代的铜镜进行充分的了解。

古代的铜镜传于今日的,均是出土的文物。

所谓出土文物,不是指兵荒变乱的流落地中,大致都是墓中的殉葬之物。

古代,墓葬必用水银,因此今日出土的铜镜必均受有水银的染变。

但因铜质的优劣及水银的强弱,它的水银色也自不相同。

有银色的、有铅色的。铜镜的质地晶莹,又先得水银沾染,年久入骨,满背水银,千古亮白,称为银背;

如果先受血水秽污、再受水银侵入,其铜质复杂,则色如铅,年远色滞,称为铅背;

还有半水银半青绿朱砂堆的,先受血肉秽腐,其半日久酿成青绿,其半净者,乃染水银,故一镜之背二色间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