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披斗篷者正是当今二皇子,刘桓。
半月前,他和七皇子刘甯,被圣上分别遣去了禹州和鲧州。自古以来,此二地常发水患,每至夏季多雨时节,沩水汹涌泛滥,三年两决口,实乃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太子刘崛薨后,圣上一直未另立储君,也未将皇子封王。
九皇子年幼,储君人选惟刘甯刘桓二者其一。
圣上此次将两人派去禹鲧,意图十分明显,便是想让兄弟二人在治理水患上各展神通,看看孰优孰劣,以作衡量。
刘桓闻言,神色十分为难。
他郁闷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急切道:“吾自知不该如此莽撞,但禹州刺史王巍不为我等所用,处处掣肘,你之前谋划的两条计策,皆被王巍否决。吾上京来,想亲自与陈大人、许大人知会知会,将王巍贬出禹州。否则束手束脚,安能行事?”语毕,又将酒杯大力拍在桌上,长眉扬起,“此次若不能盖老七一头,怕在父皇心中,吾便要永失位置了!”
水患历朝历代都无法解决,一来就给他布置难题。更莫说那年约六十的老臣王巍,出了名的正直不阿铁面无私。王巍曾是朝中砥柱,可惜不知哪儿学了身臭毛病,一言不合就死谏,把他父皇都给整怕了,这才将他调去禹州做刺史。
他刘桓时运不济,偏偏要跟这臭石头共事,光想想都觉得头痛。
秦衍风知刘桓是个草包德行,对他匆忙上京,感到不愉。
“二殿下何必忧心至此?区区王巍,便让你自乱阵脚。若那边知晓,奏你一本,你如何自圆其说?”
面对秦衍风的话,刘桓不知如何作答。
半晌,他才重重叹道:“衍风,吾心甚乱矣!”
秦衍风三年前暗中投奔他,屡出良策,刘桓逐渐卸下防备,对他完全信任。刘桓身边不乏良臣,但无人如秦衍风深谋远虑,堪担大任。有朝一日他有幸夺得江山,定要予秦衍风为肱骨权臣,方能对得起多年亦主亦友之情。
刘桓又问:“你且说说,吾接下来该怎么行事?”
秦衍风望了眼窗外,暮色四合,天色已完全暗下。
他右手食指轻叩着桌面,似在拟定什么。
片刻后,才沉声道:“二殿下,王巍不足为虑,此人虽心高气傲,却是是忠心良臣。他不服你,想必是听信了那些关于殿下负面的流言蜚语,待在下想个法子,倒可将此人收为己用。”
刘桓想到王巍那张刻板的棺材脸,心下不喜,却也不反驳。
他闷闷道:“吾收到密报,老七不知从哪儿请了一个治理水患的隐士出山。此人有大才,提出了疏通河道,底泥疏浚之法,已开始动工。”说完,刘桓便从怀中抽出一叠纸,递了过去,“这是暗桩誊抄来的治水方案,吾仔细看过,甚妙。吾打算依葫芦画瓢,与老七用相同法子,届时无功无过,父皇也评不出高下来。”
秦衍风接过方案,随意翻两下。
他拥有上一世记忆,知道此次治水,刘桓学了刘甯的疏通之法,却挨了骂。他手下没有刘甯的能工巧匠,不会精打细算,用同样的法子,却在户部高出一半开支,反而惹来圣上猜忌贪墨,被一通彻查。刘甯顺势使计,果真被揪出了吏部几个卖官鬻爵的官员,让刘恒元气大伤。
秦衍风将一沓方案随手搁在桌边,断言道:“这法子用不得。”
刘桓没想他潦草看了一眼,立刻否定。他追问:“为何?”
刚得到方案,他就和手底下的幕僚论过,皆觉此乃极佳的良策。
秦衍风眉宇间一片镇定,他伸出骨节分明的修长食指,指尖沾了酒水,在桌上从容画起草图:“禹州虽与鲧州相临,但地形不同。鲧州十三里外,便是飞马河,七殿下塞旁决以挽正流,筑近堤以束水攻沙,筑遥堤防洪水泛滥,这些举措都建立在有飞马河分流的情况下,对洪水和泥沙有调整作用。但禹州地势较鲧州更高,西南两边荒山环绕,若要疏通,翻山越岭倒腾泥沙,需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倒不如直接堵!”
“堵?”
刘桓惊了一跳,他仔细想了想,忙皱眉驳斥,“如何使得?便是连三岁小儿都知晓,治理水患,宜疏不宜堵。衍风,你让我堵,岂不是将我推入火坑?”
“二殿下言重了。”秦衍风已然在桌上用酒水绘出了禹州简单的地形图,叫刘桓来看,“禹州地势高,沩水北下游便是鲧州分支。加固堤坝,将南边的龙口堵住,洪水自然而然从北流入鲧州境内。七皇子不是在改道疏通吗?那就移祸江东,将烂摊子撂给他便是了。”
刘桓眼神微微发亮。
是了,父皇只让他们治理水患,只要禹州安稳,管他是疏是堵。
刘桓琢磨了一会儿,却又拧起愁眉,指着桌上未干的地形图,连连摇头:“不行不行,南边的龙口宽近二十丈,水流湍急,要将这里合堵住难于登天!”
对此,秦衍风早就找到了应对之策,丝毫不觉慌乱,沉静道:“河面宽,水流急,可先堤坝墩子分割成数分,这样一来,决口增多,但水流量会下降,这之后再慢慢封堵。”
这个法子着实大胆冒险,此前还从未有人这样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