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二柱等人一起吃过晌午饭,李怜儿就和李三柱一起回老家了。李二柱在镇上住了一夜没回家,心里头惦记老李头和老王氏,也跟着一起回了老树村。
彼时,老李家大门口的屋檐下放着一张大桌子和好几个凳子,还有几家人正排队等着呢。古招娣挨个检查着鸡子,李有才过秤,张元刚记录账目发放银钱,大花二花再将鸡子提到院子里临时围出来的鸡圈内。
李怜儿一回来便看到这般有条不紊的场面,嘴角不自觉地带上了笑。她先去院子里看了眼今天收的鸡子,又来到张元刚的身边坐了下来。扫了眼账本,姓名、哪个村的、几只鸡子、多少斤,记得都一清二楚。
李怜儿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在镇上跟着账房做过学徒就是不一样。就记账的本事,李家几个兄弟都不成。
不大会功夫,排队的几人也都交了鸡子,领了银钱开开心心的离去了。张元刚将账本交给了李怜儿,道,“村民们带来的鸡子有大有小,大的能有十来斤,小的还有不到五斤的,我和有才商量了一下,就重新订了价。五六斤的,九文钱。七八斤的,十文钱,九斤十斤的十一文钱,超过十斤的,十二文钱。低于五斤的,从明天开始就不收了。”
村民们喂鸡子提到镇上卖的,一般都会等鸡子长到八九斤才成。太小的,不好卖。太大了,不好喂养。而一只八九斤的鸡子,市场价基本也就十文左右。
之前去吴婶子家买鸡子,都是李文才李遇才亲自挑的,买的也都是八九斤大小的。像今天他们这般大肆收鸡子,来的人多,提来的鸡子大小差距也就大了,再都给十文一只,肯定不合适,村民们也会有意见。
李有才和张元刚能这般灵活应对,让李怜儿有些刮目想看了。
古招娣看几人说的热闹,擦了把汗,插话道,“怜儿,这么多鸡子,你不是说找人帮着宰毛吗,找的人呢?”
“这不是还没得空嘛,”李怜儿笑了笑。
恰巧这个时候,吴婶子带着吴大力还有吴千千来了。
“怜儿,”吴千千一进门,就跑到了李怜儿的身旁,拉起了她的手,凑到她的耳边低声道,“告诉你个好消息,俺奶同意啦。”
就站在李怜儿身后的古招娣自然也听到了,当即问道,“同意啥,你俩啥时候关系这么好了,我咋不知道。”
吴千千吐了吐舌头,靠在了李怜儿的身上。
见自家妹妹终于也有小伙伴了,李有才脸上也带上了笑,给吴婶子还有吴大力搬了凳子,“吴奶奶,吴大叔,你们坐。”
吴大力笑道,“我是来同你们说一声,明天一早咱们村就要清塘了,还是同往年规矩一样,一家出俩人。不过俺叔也交代我了,你们家现在这么忙,要是腾不出来人手也不碍事,耽误不了啥。”
听到了动静从后院过来的老李头听到这话,忙道,“那可不成,该怎么着就得怎么着,明天一早我就让大柱和有才过去。”
老李家就数李大柱和李有才的水性好,每年清塘都是他们作为代表去捞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