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再回禅达(2 / 2)

老头儿还在念叨:“就回来了十三个。”

龙文章道:“走吧。回家。”

大家继续赶路。

山林已到了尽头,现在的路面宽得可以行车了,而阿译又一次瘫倒在了地上,看着眼前的一棵大树发呆。

孟烦了从他的身边经过,无力地踢了他一脚。

阿译指着树上的一块牌子说:“烦啦…你看。”

孟烦了抬头去看,一块旧木牌钉在一棵百年老树上,一个指向的箭头,上面写着两个字——“禅达”。

一群人呆呆地看着这块指示牌。

连王飞的眼神都有些恍惚。

他忘不了这个美丽的小城,忘不了在这里吃过的一顿白菜猪肉炖粉条,忘不了从这里一起走出去的兄弟们。

禅达,这座美丽的城市,他们又回来了!

“禅达……曾经属于我们的地方,这算是回家了吧?”阿译问。

“嗯!”孟烦了轻声嗯了一声。

其余人发着呆,再纷纷点头和摇头。

青石铺成的路面,频繁的雨雾,清新忧郁的空气。

从无缘得见的温泉和滇玉,想热心但热心不起来的禅达人。

这些,他们算是回家了吗?

禅达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地处偏远,再加怒江天险,让这座小城多少年来与世无争。

可是,小日本却来了,从东北一直打到西南。

当然,撤退的溃军也来了。

这里的人们彷徨、麻木、惊恐。

因为曾经的溃军如匪。

城郊的房屋和郊外的田野出现在他们的视野当中。

东倒西歪的一群人走向那座不算温暖的小城。

这里的人们憨厚、老实、可爱,可当初他们到来的时候,是不受欢迎的,甚至是带着厌恶的眼神。

但这一次,完全不一样了。

南天门上的战斗,南天门上的炮声,南天门上的惨烈,禅达的人民都听在耳中,看在眼里。

他们的心里都有一杆秤,能分辨的出来,那些才是真正打鬼子的英雄!

“咚咚咚!”

第一阵隆隆的鼓声是从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中传来的,花样繁杂的大鼓与小鼓,伴随着响亮的锣声与唢呐,奏响一曲欢迎的曲子。

一撮人站住了,瞪着眼睛看着迎接他们的禅达人。

刚才被林木遮挡,所以看不见,现在,终于能够看见了。

小鼓是挎在腰上的,大鼓是架在牛马身上的。此地多花,禅达人的手里没拿任何标语性的牌子,而是拿着花。

再就是“啪”的一声轰然枪响,响过七五山炮的出膛声,声震四野。

龙文章有些迟疑,一撮人也惊慌地张望着,但没有禅达人对他们发起攻击,没有子弹和炮弹向他们飞来。

有的是鲜花与掌声。

孟烦了小声问:“他们要干啥?”

他当然记得,为了一捆粉条,他的腿差点被打断了。

龙文章也被惊着了,肯定地说道:“是抬枪,是自制的土猎枪!”

那个放枪的禅达人,把手里的大号火枪垂下枪口,重新装填了灰药和铁丸。

开枪,不是为了打人,也不是为了打鸟,而是为了压制鼓声发出欢迎的信号。

一帮子拿着花的,敲着鼓的,驻着拐的,扛的锄的,向一群人发起了冲锋。

自从知道远征军回归,日本人即将打过怒江后,禅达人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很无助和惊慌。

他们想举城迁徙,把禅达烧作一片焦土,但要烧掉千年的宗室祠堂,烧掉先辈栽植的古树,烧掉好不容易创下的百年基业,禅达人又舍不得。

那一夜,本以为守不住的江防却守住了,禅达人搜出了镜片、放大镜朝着南天门观望。

他们虽然看不见,看不见南天门上的战争,却知道有一群浴血奋战的英雄在拼死一战。

他们还听说了某人的那一跪。

忽然间,他们觉得,这里是他们的土地,这里是他们的国家!

华夏有英雄,华夏有军人,华夏有守护这片净土的热血将士!

他们应该与之一起,奋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