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进军八莫(2 / 2)

“我明白。”王飞点了点头,史迪威能如此了解,是因为史迪威亲自接管了远征军的后勤,把装备、粮食发到每一个士兵手中,不再经过层层吸血的果军将领之手。

史迪威与他轻轻碰了一杯,说道:“我知道,华夏果军不缺英勇善战的士兵,也不缺少像你这样有眼光的青年军官,但缺少一个真正的统帅。我这样说,希望你不要介意,我知道你们现在的情况有多么严重,贪腐、疏忽、讲私情、浪费士兵的生命、混乱的经济、重税、空言而无实际操作、囤积物资、黑市交易,甚至与敌人进行贸易。”

王飞陪着喝了一口酒,说道:“将军一语中的,总结的很精辟。您这样说,让我想起来,有一次上峰发给我们川军团的军备物资,全是一堆破烂,里面居然还有一台缝纫机滥竽充数,你说可笑不可笑?”

史迪威看起来有些醉了:“我也记得有一次,修一个飞机场的厕所,他们就要了我一万美金!还有,援助的物资到达华夏后,很快就会流入黑市,不久之后,你们溃败,我忽然发现日军手中拿的都是米国的装备,简直是可笑至极!”

他越说越来气,把半瓶威士忌一口气喝完:“我一直搞不懂你们华夏人的思维,他们很多人都是小偷,有时候比小偷更可恶,他们从援助的物资中偷走一部分,然后变成自己的钱投资在巴西圣保罗,或者是纽约房产。那些物资可是要分给下层士兵们打仗用的,他们拿走,良心不会感觉到痛吗?”

王飞静静地听着,史迪威说的很对,这些正是积累已久的弊病。

怪不得史迪威总瞧不起有些高层人士,他是见得太多了,加上脾气暴躁,说话又直,因此得罪了不少人,闹得很不愉快。

王飞不得不承认,史迪威是一个很好的国际友人,却不是一个很好的外交官。

想当初,第一次进军失败,史迪威命令远征军撤往印度,他想按照他的想法来改造,把远征军打造成一支美式的现代化军队。

可不管是校长还是杜聿明,对史迪威都心存戒备,生怕史迪威把军队带到印度后,脱离了他们的掌控,远征军对华夏而言太重要了,所以校长才命令杜聿明带领一部分远征军回国,哪怕走的是野人山。

史迪威又喝了一杯酒,怒道:“花生米实在是一个木头脑袋,这里的公路还没有修完,仗也没有打完,就急着把我赶走……简直是卸磨杀驴,蠢不可及!”

“史迪威将军,您喝的有些多了,要不我让人护送您回去休息吧?”王飞瞧见史迪威说话的声音有些大,再骂恐惹起事端,挥手招呼旁边的警卫过来。

史迪威摇了摇头:“我没有喝醉,我只是有些心累。感谢你今天晚上能听我诉说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骂出来就轻松多了,希望以后还能再见到你。”

“史迪威将军,您多保重!”王飞招呼警卫把史迪威送回了住处。

第二天,史迪威先飞重庆,然后再飞回米国。

王飞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

他一直对史迪威是尊敬的,不光是上级的原因,就凭一个歪果仁,肯为华夏付出,修出一条运输公路和铺设一条输油管道,后来这条路虽然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荒废了,但输送的物资和燃油解决了日军对华夏的封锁。

无论史迪威在指挥上还是外交上多么的一塌糊涂,这样的贡献应该值得尊敬。

……

该整编的,也整编完成了。

该走的,不该走的,也走了。

两个月的休整,连绵不绝的雨季终于熬过去了。

驻印军奉华夏方面的命令,由新编第1军和新编笫6军,兵分两路,继续向南挺进,直逼八莫地区。

对于缅北的失败,日军紧急从南坎抽调了第2师团一部支援,收拢由孟拱、密支那溃退的第18师团残部,以及第53师团一部,加上刚调过去的第49师团,共约5000人,在八莫地区积极部署,加强工事,企图继续顽抗。

当驻印军部队开始向八莫进军时,滇西战场上的日军也在节节败退。

尽管八莫地区集中了日军的第2师团、第18师团、第53师团、第49师团、第56师团等一大串番号的部队,但兵力并不强。

许多日本士兵都是从怒江前线或者是孟拱河谷被打得溃不成军,一路溃逃,经过长途跋涉勉强逃到此处汇聚而来的。

惊魂未定的日军带着大量伤员,饥疲沮丧,缺乏给养,再无当初威逼怒江时的凶狠。

此时,从桂林方向进攻国军大后方的日军部队,也表示已经力不从心,根本不可能继续向云南前进,以此来呼应缅北的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