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制定行动计划(2 / 2)

于是,他的心中顿时有一万匹马在奔腾。

看着王飞有点懵的样子,廖耀湘立即就看出了他似乎有些不满意,笑着问道:“怎么?王团长你觉得是不是觉得我军没有仗可以打?”

“呃~,不是,我觉得……既然是第四方面军作为主力,他们可是王牌中的王牌,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新六军作为总预备队,只是负责防卫芷江的周边,恐怕小鬼子根本打不到这边来,那么把川军团调过来,执行什么任务呢?”

王飞吱呜了一声后,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廖耀湘微笑道:“看看,被我说中了吧?还是怕你们川军团没有仗可以打!我就喜欢你这种求战的欲望,当兵的心里如果天天不想着打仗,还不如回家种地去!这也正是我欣赏你的地方!

你放心好了,别人可能没有仗打,你不可能没仗打!我这么费尽周折的把你弄回来,可没打算把你当成菩萨供着。

我早已向王司令长官推荐了你和川军团。王长官对你们的本事非常看重,肯定会对你们加以重用,断然不会没有任务执行的!”

王飞这才松了口气,连连点头道:“军座,我只是在想,既然川军团千里迢迢的赶了回来,总不能闲着,只要有仗打就行,别的我没啥要求!”

廖耀湘说道:“你小子呀,就是喜欢打仗,是不是一天不打仗,就浑身难受?”

指挥部里的其他军官听罢之后,都纷纷笑了起来。

在这个时候,历史似乎回到了原点,虽然因为他的出现,让缅北反攻战出现了许多跟原来不一样的变化,也给日军造成了更大的损失,但是王飞这只蝴蝶扇起来的微风,似乎对遥远的华夏战局并未造成多大的影响,战事的进程依旧还在按照原来的轨迹在一步步的发展。

会议的时间很短,廖耀湘简明扼要的把任务布置下去,各部明白接下来该干什么之后,他便立即宣布散会,命令先行开拔的部队在半个小时之内做好出发准备。

廖耀湘做事历来都很果断,因为要急于赶往芷江跟王耀武会面,所以新六军的军部先行一步,副军座舒适存留下率领主力部队随后赶往芷江与之汇合。

而先行出发的除了军部之外,还有炮兵部队,另外就是王飞的川军团了。

为了加强芷江一带的防御力量,炮兵部队奉命先行全速赶往芷江,以防日军迅速突破第四方面军的防线,向机场突进。

新六军的炮兵实力还是相当强的。当初新二十二师在印渡重新整编的时候,史迪威是将新二十二师和新三十八师都按照米国步兵师的标准进行编制的。

每个师编有一个十二门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营,两个75毫米榴弹炮营,每个团还有一个装备12门八十一毫米迫击炮的迫击炮连和一个装备12门37毫米战防炮的战防炮连。

除此之外,各兵种都十分齐全。师属辎重部队也装备了大量的卡车和骡马,使得新二十二师的兵力足足达到了一万两千人,比起普通的一个师,几乎多出将近一半,装备的质量目前也属于最强序列。

而第十四师入缅时间比较晚,但是编制也是按照之前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的标准进行武装的,只是少了一个105毫米榴弹炮营,重火力稍弱了一些。

整体来说,目前新六军在华夏部队之中,就数他们的装备最好,火力最强。

也难怪校长专门把新六军调往芷江,防卫这个要地,就是看重了新六军的强大战斗力,指望在关键时候力挽狂澜。

若是新六军与新一军相比较,校长更加器重廖耀湘。

廖耀湘和孙立人的指挥风格迥然不同,孙立人完全是米式风格,习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重视下层士兵们的生命,能用大炮解决的绝不轻易让士兵冒险,因此得了一个“慢慢来”的外号。

廖耀湘的指挥风格是大刀阔斧,敢打敢拼,讲究一个速度,奔如火、迅如雷,相对部队的伤亡较之更多一些,但是突进速度却要比孙立人的部队快上不少。

两个人的风格差异很大,不能说谁的更好,只是各有各的长处。

因此,廖耀湘对孙立人的指挥多少有些不太感冒,觉得富贵险中求,孙立人实在太小心谨慎了一些,容易丢掉一些稍纵即逝的战机。

王飞的性格跟孙立人有些像,非常在乎那些熟脸的生命,像兄弟一样相处,而不是作为建功立业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