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以骁听几位大人们商谈,正好说到了江绪。
头甲三名,依着惯例是进翰林院的,在里头磨砺几年,再外放做官,这条路走好了,比其他人容易许多。
偏偏,江绪与众不同些。
霍以骁问道:“状元郎想回蜀地?”
“说是想回去做地方官,不在乎大小,从底下做起,”右侍郎周沛道,“前几天自己跑来说的,我劝过他,他还挺坚决。”
霍以骁抿了抿唇。
他听温宴提过,前些时日,温辞和戴天帧一块请江绪,名义上是探讨学问,其实是定安侯府想多了解了解江绪。
江绪与两人交谈愉快,也拜见了桂老夫人。
他虽不是什么潘安,但五官也端正,一身学问下,书卷气重,谈吐有分寸,老夫人看着是挺满意的。
本以为江绪要入翰林,现在对方一心回蜀地,这结亲的事儿怕是不易提了。
下衙时,霍以骁出了吏部,正好遇上江绪。
江绪来寻周沛,他的选择与惯例不同,他也知道自己是给吏部添麻烦,少不得要多跑几趟。
周沛没有说行,也没说不行:“开天辟地第一回,你也耐心些,我们再商量商量。”
江绪作揖道谢。
霍以骁看在眼里,待周沛离开,走上前与江绪道:“这事儿还得有人帮着周转周转,你不妨请温同知做个说客。”
如此一来,也好叫温子甫尽早知道江绪的想法。
之后成与不成,不伤和气。
江绪不知霍以骁的想法,只觉得这是个办法,便往顺天府去。
温子甫刚下衙,乐呵呵道:“我正要回家去,你有什么事儿,我们边走边说,辞哥儿他们都在家里,你们前回没有切磋痛快,今儿继续。”
江绪有求于人,不好推辞,自是应下。
“学生不想进翰林院,想回蜀地任职,这事儿确实为难吏部的大人们了,”江绪叹道,“学生就想,能否能温大人帮忙,让学生敬周侍郎三杯酒,以表歉意。”
温子甫听到这儿,脚步一顿,愣了愣:“你不想进翰林?”
“是。”江绪点头。温子甫皱眉:“翰林出身,往后走得和比别人顺利得多。”
江绪道:“学生知道,可学生还是想回蜀地去。”
温子甫上下打量了江绪几眼,见他很是认真,又道:“你若是不喜欢翰林院里的那些,我或许可以出些力气,让你在京中别的衙门做事。
是了,你问过辞哥儿水利,你自己也颇有研究,你若是喜欢这些,倒也可以考虑工部。
我和李大人说一声,他们工部正缺人,让他向吏部开口,应该能办妥当。”
“谢温大人考虑周全,”江绪道,“李大人对水利十分精通,在他跟前的确能学到不少东西,但是,比起留在京中,学生更希望回蜀地去做一番功业。”
温子甫摸了摸胡子。
年轻人,有想法自是好的。
以他对江绪的了解,这个年轻人也不是什么念书念迂了的傻天真,这般坚持,大抵有他的缘由。
这事儿他不好追问,还是得让辞哥儿他们来问。
同时年轻人,有些话,好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