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互助社的人家,都主动来到碱滩地帮助林引旺收秋。既然是互助社,林引旺也将自家的牛、毛驴等借出去,供社员役使,还让这几户人家,抽空带着人将他们自家的地收割、播种。
只是注意不要把牲口累着了。
等甜高粱成熟,林引旺带人去收割,所有人站在田边都对超乎常态的高粱杆儿惊呆了:“这么高!”
“这么粗!”
“这么重!”
小麦也没想到,这甜高粱如此标新立异,空间商城里介绍说,这种甜高粱是甘蔗和高粱杂交的,上面结籽,下面的高粱杆儿还能榨汁熬糖,不想熬糖的话,榨的糖汁能酿酒,榨汁后的渣还能糖化处理做饲料。
资料夸这种高粱全身都是宝,小麦立刻就动心了,忍不住种了十几亩。
甜高粱长出来时,皮儿是紫色的,还好当时所有人都特别忙,除草、松土、施肥,没人注意到这些,后来高粱长大,掩盖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绿纱帐中,也没人注意,直到大家来收割。
没想到这高粱长得这么高,是一般高粱的一倍,而且茎秆特别粗,但这几年林引旺种的庄稼经常与众不同,大家惊奇了一阵子,也见怪不怪了。
高产就要高投入,幸好家里猪、羊、牛、马比较多,有足够的肥料,不然,庄稼肯定长不好。
人多力量大,高粱杆儿一砍下来,就立刻送回碱滩地,家里来了好些女人和半大的孩子,帮着将高粱杆儿上面的叶子剥掉,用小麦设计的简单设备,把高粱杆儿从中剖开,切断,送入榨槽。
榨槽由牛牵引,家里牛多,轮换使用,日夜不息,甜滋滋的汁水,从榨槽的出口流出来。
林引旺心里还没底儿,先用马勺接了一点榨汁,咕咚一大口,眼睛都眯住了:“甜,好甜!”
老银还有些不信,林引旺就接了些递给他。
老银喝了一口:“果然,怎么这么甜?!”
林引旺特别自豪:“这可是神仙给的种子!”
“你这两三年都不出去了,哪里来这么多神奇的种子?”
“当时人家才给了一把,我这几年不停地种,繁育多了,才能拿去种大田里。”
大院里,小麦开了一片种子区,都是她亲自打理,就是配合爹爹这个说辞的,老银果然信了。
石槽能将高粱杆压碎,但榨得不干净,还好有表叔提醒,再用榨汁机,最后的榨渣才送到大瓮里,混了高粱酿酒。
又是榨汁,又是秋收种麦,还要酿酒,喂养牛马猪羊,活儿特别多,来家里干活的人也就很多——互助社的人,互相帮忙不付工资,但要管饭。
老银一家,除了王杏儿,其余都在碱滩地吃饭。
老银的五十亩棉花长得非常好,现在的棉田里,白花花一片,秦氏每天带着互助社的妇女去采摘,还要翻晒、捡出杂质,已经够累了,她还得给王杏儿做饭。
王杏儿厨房无能,已经三次差点弄出火灾烧毁厨房了,秦氏不在家,她连饭也吃不上,可她还死要面子,不肯来碱滩地吃饭,她说,让她感觉自己是讨饭的叫花子。
当时,她家断了顿,靠尹大施舍,和叫花子有什么区别?
她就是这样,只要自己在家,别人送上门来,就不算是讨饭。
秦氏表示,很后悔儿子娶了王杏儿,让她去锄地,她分不清草和苗,去摘棉花,秦氏摘一百斤,王杏儿摘不到二十斤,还被蚊子叮得到处都是包。
恰好那几天,尹大回来一趟,看到媳妇这么惨,在秦氏面前发了好大脾气,把秦氏气得要死:“你老娘天天卖到地里,也没见你心疼一下,你媳妇摘个棉花都不行啊?”
尹大虽然说不过老娘,但就是不让王杏儿去地里干活。
“觉得脸上痒痒,不会拍一下?就任由蚊子叮咬?”秦氏也是无语了,“小麦,婶儿知道你有办法,帮我把这个活祖宗给安置好,好歹让婶儿喘口气,你老银叔疯了,今年种了那么多棉花。”
小麦打算帮王杏儿找到一个工作。
这年月,崇尚多子多福,年纪尚轻的妇女,都有小孩子要照顾,尤其是小麦看上的几个妇女不能来干活,让她很遗憾。
小麦干脆将一个库房收拾出来,弄了个幼儿班,交给王杏儿,算是个幼儿园吧。
不到一天,王杏儿就哭了两次鼻子,一次是有小孩拉裤子里了,她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孩子哭,她还一个劲地干哕,慌乱中叫来了那个孩子的母亲,才解决了问题。
还有一次,就是有个孩子特别调皮,把她的发髻拉散了。
王杏儿哭着找到小麦,说她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