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伯他们沿途留了记号。后头没了追兵,沈云他们只用了三天的时间赶上了大部队。
一千多人伪装成一支大商队,浩浩荡荡的直奔菱洲。
经过一年多的历练,听风堂已经完全能胜任开路之责。有他们在前头开路,沿途的土匪毛贼、**等皆望风而逃。是以,一行人按计划在年底之前如期赶到南迁的第一站,菱洲望春县。
去年秋天,李忆以沈云的名义在这里的南郊置办了一个大庄子。
有赵宣他们打前站,一行人中午赶到庄子里,马上就吃上了热饭热菜。傍晚的时候,一千多人,连同马、骡子等大牲口都安顿了下来。
聚在庄子里,大家热热闹闹的过了大年。待到正月初五,男营各部和年轻女眷们,在他们的营主带领下,出庄而去,分赴其余的七处庄子。
那七处庄子也是铺子整合之后,李忆他们在这边的产粮区置办下来的新产业。规模都不及大庄子,最远的那一处出了菱洲,隔着七百多里地。最近的就在隔壁县。它们象星星一样散落在大庄子的四周。
至于大庄子,则被沈云当成了大本营。各家各户的老人孩子,体弱的女眷,居于庄子的最里边。再往外依次是沈云的主院,听风堂、私勇的总部和女营营房,最外围的是神箭营的营房。
不管以前是有中级武师功名伴身的大老爷,老坊主,还是跑腿报信的小厮,都齐齐化身庄户。从此,他们将过上跟在仙都城里完全不同的生活:闲时,不分男女,大家一齐练功、巡逻、养田、修补田舍;忙时,男丁们一齐卷起裤腿下地种田。女眷们做饭、送饭。
在这里,没有仙都的灯红酒绿,早上一开门,看到的是四周连绵起伏的青山;也没有车水马龙的喧闹,有的只是鸡犬相闻的宁谧。
但是,没有人抱怨半个字。随着第三批私勇入营,私勇几乎已经覆盖了三条街的所有青年男女。开蒙、练功……一年多下来,第三批私勇也进步神速度。他们中间竟然有十三人先后凝结出了真气。至于第一批和第二批的私勇,凝结出真气的比例如今已达到六成。
而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六岁的时候都被各类武馆判为没有习武的资质。
成功是激励人们更加愤发图强的最大动力。所以,人们来到菱洲后,不但没有离开热闹大都市的失落之感,而且都暗自庆幸不已——终于可以清清净净练功了。
至于下地种田……每一次都是主公身先士卒,第一个脱了鞋袜,率先跳进田里。主公尚且如此,他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做完一天的农活后,再静下心来练《小***》,明显感觉比平常的效果要好一些。
现在,练功绝对是人们摆在心头第一位的存在。有了这个发现,傻子才会排斥下田种地。
相比于仙都,菱洲的春天要来得早许多。正月未过,天气就已经很暖和了。终于可以脱下笨重的冬衣了。然而,庄子里的人们还没来得及充分感觉春装的轻快,外面突然生变。
大庄子的周边出现了衣裳褴褛的游民。
最初都只有十几二十人在庄子外边游荡。得到了善待之后,他们呼朋唤友……象流雪球一般,短短的四五天之后,大庄子的外边已经围了两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