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面(1 / 2)

回到村里的时候才刚刚上午,村里人都是刚刚吃完了早饭,三三两两的聚在村东头的大树下聊天,远远的看见马车来了,都直着眼睛望去,村里人很少有机会坐马车。等那车近了才看到车上坐的是赵德喜一家子。

马车进了村里车速慢了下来,众人也都看清了车上的东西可真是不少。

“德喜,这是去镇里添置东西去了?”一个年逾80的太爷问到。

“是啊,李太爷,这刚搬出来缺东少西的,多少得添置点”赵德喜恭敬的答道。

这个太爷赵云儿认得,就是那天分家的时候请来的那位慈眉善目的老人。

“是得添置点,自己挑们过日子啥都缺不得,快回去吧”李太爷笑呵呵的回道。

“我说赵二哥,你才分家哪来这么多钱买东西?我可听说分家的时候你一文钱没分到,莫不是早就攒好的私房?”又一个妇人问到,语气不善。

赵云儿看这妇人长了一副死鱼眼,高鼻梁薄嘴唇,颧骨外凸,这长相就不是厚道的人。不等赵德喜开口,赵云儿就回答道“这钱是跟二柱叔家借的,二柱叔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帮我们,可是还是差点,婶婶一看就是个面善的,这么问也是要借给我们钱”

那妇人有点生气,开口回道:“死丫头哪只眼睛看我面善的?啊呸不是,赵二哥你家这丫头也不管管小心长大了嫁不出。”

说完扭着腰回去了,大树下的众人一顿哄笑。赵云儿就在这哄笑声中回到了家,在路上听刘氏说这个妇人是沈氏的娘家侄女,嫁到这个村还是沈氏做的媒,人称小沈氏,只是这个小沈氏为人很是刻薄,在村里人缘薄的很。

回到家卸了货打发走了车夫,一家人坐在炕上清点今天买的东西,刘氏上手就要开始做被褥,天气冷了早点做出来早点盖。

赵云儿早就饿了,大早上吃了一碗玉米面糊糊早就消化完了,就跟刘氏打了个招呼自己去厨房做饭。

她打算做个骨头汤再做个白面面条,这里的面粉劲道差得很,就算是春小麦粉也没这么差的,要做面条的话,肯定不能做汤面,赵云儿就打算做个焖面。

赵云儿把大骨头拿出来,谁说古代骨头猪下水不要钱的?不但要钱而且还不便宜,这两根骨头还是自己好说歹说才让老板给自己做添头的,把大骨头洗净剁成两节扔到锅里加水,水开了撇去浮沫,又拿出来昨天张氏给他们拿的大萝卜,切了一个小萝卜,切块扔锅里慢慢炖着。

又用面碗量了一斤多面粉,和面擀面,面活的很硬,赵云儿擀面有点费劲,好大一会才把面擀好,切成细丝放着了,大骨头汤还没炖好,只有一个灶只能等着。

这时刘氏出来了,看到闺女把面切那么细问到“云儿,这面条肯定不行进水里一煮就化了”赵云儿正在剁排骨,就回到“娘你去做褥子吧,别管了,等会做出来肯定好吃”

刘氏摇了摇头回去了,由着闺女去吧,现在这个大闺女主意大得很。赵云儿把排骨剁好,豆角摘好的时候骨头汤已经炖的差不多了,盛出来放瓦罐里保温。

又起火放油放葱姜蒜爆炒排骨和豆角,放酱油盐加水小火慢炖了约一刻钟赵云儿倒了些油在生面条上,然后把面条平铺在排骨上盖上锅盖,小火慢慢闷着。

饭快好的时候赵德喜又背着一捆柴回来了,闻见厨房的香味肚子咕咕叫。催着开饭了。

赵云儿揭开锅,汤汁剩的刚刚好,撒了一把蒜末上去把菜面拌匀。盛了四大碗面一人一碗,又盛了骨头汤摆桌在厨房吃饭了。

冰儿直呼好吃,赵德喜和刘氏也埋头吃着,可能这里人只会把面条煮着吃,忽然换了下口味觉得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