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秀才(1 / 2)

日子就这么波澜不惊的过了大半个月,这些天面摊都没有耽搁过,家里也攒了十多两银子。赵德喜想着当初占这个院子,是里正叔看自家可怜没要钱,慢慢的自家开始做生意挣了点钱之后,村里有些长舌妇就开始说闲话,说自家都挣钱了还白占村里的屋子。现在手里确实是有点钱了,该去里正那问问看这院子能不能买下来,也能直起腰板。晚上收摊回来赵

德喜就把这个想法跟刘氏和赵云儿说了,刘氏也说是这个理。

赵云儿是同意赵德喜的提议的,但是不能说这钱是卖面挣的,要不这小一个月挣了这么些银子,村里人知道了该眼红了,尤其是老宅那边。倒不是怕别人眼红,就是有些麻烦事能不招惹就不招惹。就跟赵德喜说卖面挣了点钱,前头刘姥爷来的时候还拿了点钱应急,那边也不着急还,就先拿过来给房钱。

吃过晚饭,赵云儿拿了一封那天买回来的糕点,就跟着赵德喜去了里正家。到了里正家里,里正的媳妇孙氏把他们让进屋坐下。赵云儿把点心送上,孙氏嘴上说着来了就行拿什么东西,可是却飞快伸手接了东西,生怕东西长翅膀飞了,眼角也带了点笑意。

里正等了孙氏一眼,没说什么,转头跟赵德喜说到“德喜,你今天过来时有什么事吧?以后有事直接来就行,不要再带东西了。”

赵德喜开口道“这点小点心不值什么钱,拿来给小子们解解馋,前我们搬家的时候她姥爷过来给了点钱,这不这些日子在镇上摆摊子也挣了点辛苦钱,我就过来问问,我们现在住的那个小院值多少钱,我看看要是钱够我想把它买下来。”

听完赵德喜说的,凌里正抽了两口烟想了想说道:“那小院本就是没人继承才归了村里的,那屋子院子当时都是破的,你们修补了才成现在这样,照原来那个院子的破旧程度,顶天了卖十两,你们就给八两银子,我明个把地契给你,这样你住着也安心,不用听村里那些长舌妇的闲话。”

赵德喜忙答应着,说回去凑钱,明天晚上收了摊送来。里正一直把他们送出大门外这才回去。回去就就见孙氏拆了点心,正拿了一块给小孙子。

里正把小孙子支出去,跟孙氏道“以后别眼皮子浅,看人要看长远点,我瞧着这赵家二房是要起来了,赵老二实诚,那个大丫头伶俐,要不怎么能这么短时间就凑了这么多钱。”

孙氏是个爱占点便宜,却不是没有脑子的,听了自家相公的话,想了想确实是这样,看来以后要走近点。

赵德喜和云儿回了家,刘氏已经把炕烧的暖烘烘的了,现在天气有点冷了,冻手。赵德喜搓着手进了屋,一家人坐在炕头上说话,赵德喜把刚才的事说了,刘氏听了笑着点点头,里正是个公正的,钱要的公道。又说了一会话,赵云儿和冰儿就回屋睡觉去了。

第二天依旧一大早的去开摊,天气渐渐地冷了,赵云儿想卖点汤面吃着暖和,赵德喜没啥意见,就等着回去跟刘氏商量了。等傍晚收完摊赶着牛车回到村口的时候,发现村口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赵德喜都觉得奇怪,村口那颗大树下头可是村里的闲话中心,平时最少都会有三两个在那,今天这是怎么了?赵德喜也没多想就赶着车从北边绕回到家里,这些日子为了避免麻烦,赵德喜都是这么走,可以绕过闲话中心也可以绕过赵家老宅。

赵德喜赶着牛车就进了院门,前些日子赵德喜嫌院门窄就把墙扒了一些,又央着同村的木工做了两扇新木门。张氏和刘氏做完面条就在炕上说说话、纳鞋底,听到外头牛车的声音就知道是他们回来了。

刘氏忙把他们迎进屋暖和一下,赵德喜就问到“今天村里是有什么事么?怎么回来的时候村头大树下一个人影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