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成亲(2 / 2)

赵德喜听了面露喜色,刘氏是有点犹豫道“这是咱家最开始的一份营生,现在就这么给人了?”

赵云儿道“娘,现在咱家建宅子,也没空去做那个,等宅子建好,天气热了,我打算弄个酱厂,到时候这边还要你和我爹看着,以后也没时间去管美食坊的生意了,更何况三叔也不是外人。”

刘氏虽有不舍,但还是同意了。

隔天就把这事跟张氏说了,张氏面上有点失落,毕竟这么好的活计,说没就没了,刘氏跟她说让她歇两个月,到时候要建个厂子再请她过来,张氏这才高兴起来,她也觉得该歇一歇了,每天擀面腰疼的受不了。

三月初九那天,刘氏和赵德喜把家里托付给二柱之后就带着两个女儿早早的去了镇上,赵德喜赶着马车,车上放着提前准备好的东西。

到了镇上还没什么人,黄婆婆和黄爷爷两个人养了这些日子,精神都好了很多,在忙活着,卫氏和赵德才也在帮着摆桌子。一旁还坐了一对老夫妻,看起来颇显拘束。

刘氏和赵德喜把牛车赶进去,把车里给他们添置的东西搬出来放到屋里,赵德才看二哥给自己准备了这么多东西,心下感动,并没拒绝。

但是当赵德喜把美食坊转让给他的文书拿出来的时候,赵德才说什么都不要,直说在这帮着忙活,拿工钱就行。赵德喜耐心的给他解释了一遍,说实在是没时间顾不过来,他要是不要还得找外人接手,赵德才才应下,并在文书上加了一条,每年给赵德喜他们上交一百两银子,这段时间他管着美食坊,收入什么的自然也清楚。赵德喜没推辞,事情就这么定了。

接着卫氏给他们介绍了刚在院子里的老夫妇,是卫氏的爹娘,在离镇里不远的乡下住着,家里有几亩地,两口子可以自己过活。卫氏原来还有个弟弟,只是十一岁的时候发高烧没救过来,老两口这些年就这么靠着那几亩地过活,收成好的时候还能接济卫氏一点。

中午的时候来了一些周围的邻居,赵老头和沈氏不出钱,连面也不出,爹娘做到这个份上的也只有他们了,赵德成现在是官了更不可能过来,只让二郎得空过来送了二尺粗布算是贺喜了。

中午行完礼,准备开饭的时候,赵翠带着两个儿子过来了,拿了一对枕巾当贺礼,自己和两个儿子吃了个肚儿圆,期间还指责赵德喜建房没通知她,赵德喜和二姐感情本来就淡,只是笑笑敷衍了事。

三叔的婚事就这么过去了,虽没有多热闹,但是办的很温馨。马上到了三月中旬了,既然要做酱,准备工作也要开始做了,头一件事就是收干蚕豆,从刘氏那赵云儿知道,现在这里种蚕豆的不是太多,蚕豆也只是卖给酒楼,油炸了做下酒菜,剩下酒楼不收的就留下自己吃。看来要大量收购蚕豆还得费一番功夫。

蚕豆还没收多少的时候,村里就传了一件稀罕事,说是跟赵云儿家新宅,一河之隔的王家庄那片荒地也有人买了,听说也要在那建宅子,而且是要建大宅子,不比赵云儿家的差,现在在招工,跟赵云儿家给的工钱是一样的,只是没人知道买这块地的神秘买主是谁。

赵云儿稍微好奇了一下,就没再关注了,毕竟有钱人那么多,爱买哪买哪,反正隔着一条河也没啥来往,自己还是赶紧想办法收蚕豆是正事。赵云儿还让赵德才在美食坊门口立了个牌子收蚕豆,一文钱一斤,比酒楼收的两文钱三斤贵点,还是颇有成效,四五天就收了几百斤。但还是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