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回来了(2 / 2)

“小时候听你姥爷说过,说是前皇帝得了一颗夜明珠,晚上拿出来能照亮整个大殿,跟白天一样,后来不知怎的好像是打碎了,还惹的老皇上大病了一场,这事都知道传遍了。”刘氏道。

赵云儿把它拿出来给刘氏道“娘,以后晚上你做衣裳就拿它照亮吧。”

刘氏吓了一跳,赶紧把它小心翼翼的放回盒子里道“这么金贵的东西可不敢,赶紧放好,不时能来看看就是福气了。云儿,旁边那个盒子打开看看。”

赵云儿把另一个盒子打开,就着夜明珠的光能看见是一块布,碧绿色,拿起来摸了摸才知道是蚕丝制成的轻纱,赵云儿前世见多了并不觉得有什么,倒是刘氏惊奇了半天,说还没见过这种布料,轻轻滑滑的,夏天穿着肯定凉快。

“云儿,要不我把她拿出来给你和冰儿一人做一件衣裳?穿着肯定凉快。”刘氏道。

赵云儿道“娘,这个料子,城里都没得卖肯定金贵的很,太打眼,况且我每天要干活,这个料子穿几天就糟蹋了。”

刘氏觉得有道理就熄了那个念头,两个人拿着藏青棉布往主院去了。

赵德才第二天下午就来了,学做凉皮,赵云儿仔仔细细的教了一遍,最后还把方子写下了,赵德才这才带着方子和一些做好的凉皮,心满意足的走了。

一连几天终于把豆子都运过去了,二柱也帮着挑豆子,刘姥爷把草帘编够之后就带着谭姥姥回去了,说是放心不下家里。

刘姥爷走后赵云儿就打算正式开始做霉豆子,二柱一家和赵冰儿继续挑豆子洗豆子和泡豆子,夏天豆子一般泡两三个小时就行了,时间长了就酸了,刘氏和赵德喜在赵云儿的指挥下开始煮豆子,不到半个时辰就能煮熟。

煮熟的豆子趁热拌上白面,然后把草帘放在地上,上边铺一层干净的白棉布,把拌好面的豆子,厚厚的铺在棉布上盖好,盖好之后就不能随便移动和掀开看了,约莫等个四五天,豆子上都长了黄色的霉菌,这样霉豆子就算做好了。做好的霉豆子晒干备用,虽然过程不难,但是豆子多,很费功夫,赵德喜把之前煮粽子用的大锅大盆都拿过来煮豆子。

家里做饭,打扫的活就全交给黄婆婆和黄爷爷了,两位老人也很尽心,日子虽忙碌却很充实,几天后的一个上午,众人正在厂房里忙活,黄婆婆找急忙慌的跑过来,对刘氏道“素心,快回去看看,来了两个老人,自称是老太爷和老太太,让你们回去见他们。”

赵德喜一听就知道是赵老头和沈氏回来了,赶忙跑回去,刘氏跟着黄婆婆和赵云儿慢腾腾的往家走,面色不虞。赵云儿则在想他们在那待的好好的这次回来是为了什么。

刚到门口就看见门前停了一辆马车,还有个赶车的小厮,刘氏看天气热,就把他叫到前院去纳凉喝茶。去了主屋就看到赵老头和沈氏坐在主位上,两个人一身的绫罗绸缎,赵老头比之前白一点胖了一点,精神头却没有从前好了。沈氏倒是精神头十足,头上戴着个玉簪,倒是越发有当家老太太的气势了。

赵云儿和刘氏进去的时候,赵老头正在问今年地里麦子的长势,赵德喜坐在下首一板一眼的回答着。

刘氏叫了声爹娘,就跟着赵云儿在一边坐下了,刘氏刚坐下,沈氏就发难道“老二媳妇,怎的我这个婆婆回来也不知道倒杯茶。”

刘氏听着沈氏的声音,身子还是不受控制的抖了一下,才道“娘,桌上杯子里就是黄伯给您准备的凉茶。”

“怎的?这么大家业连杯热茶都喝不起了?谁知道是不是属白眼狼的,都补贴娘家了。”沈氏尖刻的道。

赵德喜看沈氏进来就在为难刘氏就打断话问沈氏道“娘,你们这次回来时有啥事?”

沈氏道“没啥事就不能回来了?我在不回来你让人卖了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