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老爷子简明扼要地说道:
“乡亲们啊,我得跟大家说个事儿。唉,我老姜要对不住大家伙儿了。”
这么个开场白,迅速地吸引了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乱哄哄的酒桌,竟然一瞬间就出奇地安静下来。
姜老爷子脸颊有些发烧,不过他皮肤晒得太黑,其实看不太出来。
“唉!咱在坐的老少爷们儿,乡里乡亲的,也都不是外人,我就实话实说了!
养了儿女的都知道,这儿女都是债啊!
我家大闺女在城里的婆家遇到了点难事儿,具体是啥事儿,我就不废话了。
这谁家还没有个为难遭灾的时候,对不对?
总之就一句话,我大闺女的婆家,需要一百斤的细粮……
这不我家这大闺女,就回来娘家,苦苦地求到我们老两口头上了吗?
这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们的大闺女虽然嫁得有点远,但是那也是做爹娘的心头肉啊!
闺女有事儿,我们不帮也得帮!
我把家里刮地三尺,也就找出来拢共三斤多大米,四斤多白面……这距离一百斤细粮,差得还远着哪!
我嘴上这泡,一下子就起来了!你们看看,这嘴丫子这一溜圈儿都是!
我想来想去,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遇到困难了,个人家解决不了的,还得依靠咱们杨树沟村生产大队的社员同志们。
当然了,谁家准备的那点细粮,不都是为了逢年过节包个饺子啦、贵客来了下碗面条啦?或者就是给年岁大的老人、坐月子的儿媳妇、月窠里的孩子啥的补补身子的?
我们老姜家,也干不出来那没皮没脸的事儿,不能平白无故地跟你们要。
所以我就琢磨着,今年这年猪,大不了我们自己家不吃了,就都拿来换细粮吧!
唉!我这也是实在被逼得没办法了……要不是这事儿出的太突然,我们也不至把这主意打到年猪上头来。
所以我说,实在对不住各位乡亲了!今年我们老姜家的猪肉,优先换大米白面,这样的细粮,挂面条也行。至于像苞米面或者地瓜、菜干之类的,一概都得靠后。
当然,也不是说绝对就不给换了。
只是,得先等到俺们老姜家凑够了大闺女婆家需要的细粮,才能再接受这些粗粮或者菜干之类的东西的兑换。
俺也知道,咱们村里大家伙儿也都不富裕,所以要在咱们村里凑够这一百斤细粮,还是有难度的。
所以,别的村子的乡亲们要是能拿来细粮换猪肉,俺也给换,也给优先。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我姜福生没本事,对不住大家伙儿,这碗酒我干了!”
姜老爷子说完,把手里端着的一只素面蓝边二大碗举到半空,敬了一下大家伙儿,就咕嘟咕嘟一口气把这一大碗酒都给闷了。
姜老爷子的话,说得很客气很委婉,然而底下吃着酒席的众人,却觉得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起来。
怪不得今儿个这酒席,不年不节地,居然这么丰盛了,原来姜老爷子是知道,自己要破了规矩,怕犯了众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