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作品,其实都是姜英秀练手的时候雕的。
往往是随着木头和树根的纹理和天然的图案、特征,想到什么,就随手雕刻一些什么。
最初只是放在空间里,自己学习雕刻技法,练手用的。
后来技巧成熟了,再雕,就成了消遣之作。
这回拿出来摆着的,几乎是她平时做过的全部的作品了。
除了有几件特别不成熟的,她没好意思拿出来。
另外也有几件自己特别喜爱的,她恋恋不舍地把它们留在了空间里了。
其它的,几乎全都一股脑拿了出来。
一时高兴,忘了把这些时代特征过于超前的给收起来了。
不过,好在洪建设算是自己人,嘴巴又严,被他知道了,倒是不会有什么问题。
姜英秀准备的各种包袱皮再次派上了用场,这些木雕和根雕,都被洪建设打包带走了。好在有车。
姜英秀这几天看着洪建设开车,一直觉得有点手痒。
她也想开车。
可是她还没有成年,也没有驾照……
上辈子她是常常开车的,开了几十年,还曾经跟几个朋友结伴去过川藏线,自驾游。
可惜那趟行程不是很顺利。
五个朋友里面有三个,高原反应很严重,只好打道回府,悻悻而归。
毕竟一场尽兴的游玩,远远不如好朋友的性命重要。
那时候,她从往回走的地方下了车,满怀遗憾地捡了一块儿湖边的石头滩上,形状很有特色的、粗略看去有几分像莫比乌斯环的石头。
刚刚捡起来的时候,还被那石头隐藏着的一个尖锐棱角,扎到了手指。渗出来了几滴血珠,滴落在那石头上,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这段记忆,她几乎都想不起来了。
而且,那块石头,后来被她放到哪里去了,似乎也想不起来了。
若不是今儿个数次看到洪建设开车的动作,勾起了她突然间很想开车的欲望,她说不定这辈子过完了,都不会想起来这件事。
……
姜英秀又在帝京呆了几天,一边随处逛逛,差不多玩了十来个景点,寻找着这些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跟上辈子的记忆中的相似与不同,一边等着洪建设的消息。
洪建设不负所望,很快就带来了好消息:
木雕和根雕,分别卖给了几个不同使馆的工作人员,算了算,大件收得贵一些,小件便宜一些,都是按手工艺艺术品卖的,而且因为一次出货太多,算得上是走量,价格卖的不算很贵。
因为之前在琉璃厂有过卖出一件的经验,姜英秀定的价位是,小件底价八十,中号的底价一百五,大号的底价三百。
刨除一些“不合时宜”的,最终一共卖了三百四十件作品,
总共算下来,一共卖了差不多两万八千六百七十五块。
一万块,在八十年代初,都是一笔巨款。
将近三万块,在这个时候,绝对是个很令人震撼的数目了。
然而洪建设和姜英秀这两个“见过世面”的,倒是都很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