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看那三十多岁的编辑像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人那样,没点定力,无奈地摇摇头,片刻后哑然失笑。
没过多久,黄健亲自将样书送上门,同盛夏简单说明了首印的数量,便告辞了。
送走了黄健,盛夏迫不及待地翻开样书,清新的墨香味萦绕鼻间,她深吸一口气,真香。
一页一页地翻看,盛夏花了早上的时间将样书仔仔细细看过一遍,没发现什么错误,印刷得非常好。
赶在书本投放到市场之前,盛夏去了一趟出版社,跟黄健预定了一百本书。
除了送给亲朋好友之外,盛夏打算送给相熟的读者,算是她对老读者的回馈吧。
老读者们收到首都出版社寄到家里的新书如何高兴,略过不提。
三万册书一上市,很快销售一空。
除了出版社的宣传工作到位之外,主要是因为梁云凤做掌管的剧团这两年多的时间一直在全国各地表演话剧《向阳》,群众基础相当好。
黄健在出书之前便决定好了该如何宣传,见到盛夏之后更是给她定位为知性优雅的美女作家。
若不是盛夏怎么都不愿将她的照片作为书的封面,黄健相信光是凭着她的照片就能吸引到不少人。
出版社的宣传工作做得非常好,首印三万册很快卖光了。
黄健早有准备,安排人手去印刷厂跟人接洽,又印了五万册。
为了应对各种可能存在的紧急情况,出版社的编辑们连续加班一个多月,不到晚上九点是不可能下班的。
盛夏这个甩手掌柜优哉游哉的,除了那些关系亲近的朋友邀约,她基本都不会出门,低调得让人几乎要忘了她。
黎韶华和梁云凤找到她家,扑了个空,只得跑去四合院找人。
见到了盛夏,两位大佬把她好一通埋怨,说她这“罪魁祸首”是躲清静了,反倒是她们俩为了她的事忙得脚不沾地。
这话有很大的水分。
两位大佬找上门肯定不是为了找盛夏抱怨一通,她们的工作忙得很,没这么多闲工夫。
黎韶华和梁云凤前来的目的是打算问问盛夏,愿不愿意将那部长篇小说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盛夏懵了一下:“黎老师,您说要把小说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可我这本书才刚发表啊。”
不是她谦虚,这部小说是很受欢迎,但读者基础怎么也比不上那些流行多年的小说啊。
梁云凤快言快语道:“这是真的。那位王导演是我和老黎共同的朋友,他之前找了很多法子都没能联系到你,这不,请我们俩牵线搭桥了。”
盛夏惊喜交加,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之前很喜欢看王导演拍的电视连续剧,每集不落,闲暇时间都用来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