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祖母父亲归天了,嫡母虽然做主分家但是该他的母亲却半分也没少当着全家全族的面说:“我是齐国公府的太夫人不是市井的无知妇人,今日老公爷归天,丧事也办完了就当着全族的面把这家分了。
外人要说我不能容人也好,族里要说我刻薄也罢,为了以后子孙过的舒心,这个恶人我做了。”当即当着全族的面把国公府的私产全拿了出来当着众人的面分起家来。
分家时太夫人说:“嫡房嫡支要负责族里的祭祀祖产自然归嫡房,老公爷的私产中公孙田永业田不动那些出息用于祭祀和族里贫寒子弟读书考举。
余下的三房平分要是有个厚薄的,你们身为人子的就当我这个老太婆老糊涂偏心好了。我对两房庶出的如何,这些年有眼睛的都看着。
我悉心教养子女为的就是这个时候说话能有底气,你们自己有出息了,眼睛就不会只盯着这点子家当。
老话说了好儿不趁爹娘财,好女不穿嫁时衣。父母给的再多自己若是不上进也有用完的一天,自己若成器白手也能起家。”
太夫人自嫁进国公府就管家,后国公府有子嗣了不管是不是自己生的太夫人都一视同仁。
儿子就不说了,几个女儿除了嫡长女嫁妆丰厚些那也是太夫人贴了自己的陪嫁。
其余庶女的嫁妆都一样这些嫁妆放在普通的公侯家也能嫁个嫡女了,而且庶女出嫁她也有添自己的陪嫁,每个女儿一千两银子虽不及嫡长女,但是在公卿之家这样大方的嫡母也少有了。
太夫人做人做事光明磊落赢得家里族里一片赞扬之声,族里一些男人教训自家婆娘就会拿太夫人做榜样。
就连外面说起齐国公太夫人也没几个不佩服,国公府里什么样外人不清楚但硬是养出个有出息的庶长子就这一点就是别家夫人不敢赌的。
齐家大爷一直觉得他比别人会运气好就要学会惜福,在朝中齐家大爷是文官在户部供职而齐国公管着武军都督府是武官。
齐家二子一文一武互不干涉,在政见上大宣朝多是文官压制武将。不打仗的太平年代,在京的武将也就在武军都督府养着,协助九门提督维系京城治安的。
不过一旦打仗,领兵出征的将帅都是从武军都督府调出的。所以齐国公在朝里就是锯嘴葫芦能不开口就不开口,齐家大爷跟别人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他也不帮腔。
就因为这样当今觉得齐家虽然两子在朝为官,却互不相干也就放心多了。
而且齐老国公一没太夫人就把国公府的家分了,皇帝能怎么想多数就是觉得嫡庶相处不来,太夫人想眼不见为净才分家的。
太夫人分家时说的话也不是那么好听,还收回分了庶幼子的两处庄子外面也好族里也好,不好的传言就更多了,当然那些说不好的也是自身都一身‘毛病’又嫉贤妒能的无知妇人。
皇帝看了就算想干涉齐家二子的仕途,怕齐家做大想找茬也要有理由吧!齐家不管是大爷还是齐国公也确实是可用之人,还不拉帮结派就是有那么几家通家之好也只是女眷姻亲走动。
总不能皇帝你用着人家男人,人家家里的女儿妹妹就都不出嫁了儿子孙子都不娶媳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