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半面佳人(1 / 2)

司马亮和他的人卖足了关子,众人的胃口也成功地被吊了起来。

敬献美人这种事,对在坐的来说,那都是轻车熟路,自己没做过的,还能没见过别人做?不过这种事也没那么容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种美嫦娥。让一般人感兴趣的,可能是这神秘的美人,到底有多美,能不能美到统一贵族们的审美标准?

可在聪明的人们看来,他们感兴趣的,则是能让汝南王力挺的到底是谁家姑娘?

敦化想得则更深些:能让汝南王推荐的姑娘,自身条件自然不会差,可到底是谁家的姑娘,能让东庭王朝的皇帝,也不能说不好。

让导证想不明白的,则是这美人敬献的方式——完全没有按套路出牌吗!

这做派全然不是汝南王的风格,若是自己来做这种事,断不会广而告之。定要做些晕染烘托,起承转合,搞个小惊喜,扯个大旗,立个人设什么的。

这汝南王怎么说也是个老江湖,这么一件任谁看都非常应该隐晦处理的事情,他却做得如此平铺直叙,哪来的这么大的底气?哼,也不知道谁会被指定去消受这种难以消受得美人恩。

他不怀好意地向司马瑞眨了眨眼,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司马瑞的眼皮突然跳的厉害,一个红衣女侠的形象,突然出现在他的脑海。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他隐隐约约觉得大事不妙,手指习惯性的摸了摸额角。

金九贞也隐约感到了来者不善,在他耳边幸灾乐祸道:“太子殿下,来了朵硬桃花,这朵桃花,妾怕是挡不住了。”

司马瑞强颜欢笑道:“你放心,来得若是她,挡桃花这种断子绝孙,丧尽天良的事,以后就无须劳烦姐姐了,自会有人代劳的。”

天色已晚,宫女们正在开始掌灯。

金石丝竹,革工匏木,是一首《白首相不离》,只是原本熟悉的旋律加了变调和滑音,就透出一些古怪,竟没了一丝缠绵悱恻之意。就连精通音律的导证,也猜不出是何乐器能弹凑出了此种大气磅礴的金戈之气。伴着美酒,乐趣就飘飘洒洒进了众人耳,铿铿锵锵入了众人心。

一位神秘的红衣蒙面女子突兀地向中庭走来,身材高挑,凹凸有致。她拖着一柄重剑,剑尖在地上擦出明亮火光,激起一片惊叹。

每过一台阶,剑尖与地面的摩擦撞击,发出的声音正合上乐点,至中庭剑随舞动,丽影翩跹。翩翩然似惊鸿照影,遒劲处若龙翔九天。

凡观赏之人无不惊艳赞叹,自古女子之舞多柔媚有余,而刚韧不足。而她却将一柄重剑舞得密不透风,实在难能可贵。

众人皆已看得入神了,却忽见她旋身一跃,落到了导证身前,一式袖折腰倒衔起他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如此情趣引得旁人羡慕不已。

惊鸿一瞥间,导证也是一愣,觉得这女子有几分眼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美人酒尽未曾停留,金樽伴着她的舞姿,在她的剑上几经起落,平稳得落在了司马睿的食案上,不知何时案上的银壶已挂在她剑锋之上,伴一式倒弹琵琶,酒已经稳稳的落在杯中。

美人就地一滚,人已在太子怀中,而酒也送到了他嘴边,众人拍手叫好,音乐应声而止!

不知是谁带头起了个哄:“太子,快喝了吧。”满座宾客,谁不爱热闹?纷纷附和道:“请太子喝酒!请太子喝酒!请太子喝酒!”

司马瑞笑道:“这舞跳得好,酒敬得也好,不过,我还是想先一睹美人芳容。”说着就要伸手去接美人的面纱。

谁知道她就像条泥鳅一般,轻轻一滑,便已离开了他的怀抱,笑道:“太子若是饮了臣妾的酒,妾自会从了太子所愿。”

众人又纷纷起哄,有人道:“说得好,太子殿下您就从了她吧。”

司马瑞正琢磨着如何应付她,说时迟那时快,金九贞已经纵身一跃,欺到那女子身旁,夺过酒杯,一饮而尽。她摆出一副小女人嘴脸,道:“我家太子,从来只喝我进的酒。”

做戏讲自然要要做全套,司马瑞将脸色微微一沉,呵斥道:“爱妃不得胡闹。”说完起身走到金九贞身边将她拉了回来,抱拳道:“家有妒妇,让各位笑话了。各位大人继续。”

汝南王道:“太子这是艳福不浅呀,皇上,您看这女子怎么样?”

美人转身扯下面纱,众人这才看清她的容颜,天庭饱满,眉目深邃而眉眼细长,鼻梁高挺鼻微翘。唇红齿白嘴角微扬,真正是肤白貌美,神采奕奕。

导证一见是她,心中惊讶气恼手中的酒杯一斗,冷冷道:“献容,你来凑什么热闹?”

杨献容朝他扬了扬嘴角,笑得诡异,只见她俯身跪拜皇帝,自报家门道:“西北王三女杨献容,叩见吾王,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司马瑞一脸疑惑的看向导证,那眼神分明在说:导证,你欠我们个解释。

导证满脸无辜,无奈地朝他耸了耸肩膀。

这杨献容虽然是西北王的女儿,小时候却不在西北生活,而是生活在祖母昌平公主身边。而导证幼时曾经随祖母长安公主,拜访过昌平公主,并在昌平公主府居住过一段时间。又因为他两人年龄相仿,自然就比旁人亲近了些。

自从导证离开昌平公主府,整整六年再也没有见过杨献容,杨献容后来都几经辗转去了西北,渐渐与他失了联系。

即便时隔六年,在席间杨献容还是一眼便认出了导证,导证虽然觉得此女眉眼熟悉,却没能认出她来。

闲暇无事时,他偶尔也会想起杨献容来,他也曾好奇过她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今日得见,没想到已经成长为一位光彩夺目的美人。惆怅的是,再次相见,会是在这种连话都说不上的场合。

晋愍帝连忙道:“不错不错,原来是昌平姑姑的孙女儿,这一身英气比之昌平姑姑当年,也不遑多让啊。赏!”

汝南王道:“皇上,依老臣看,既然皇帝要赏,不如就赐她美满姻缘,太子与献容年龄相当,皇太子尚未立太子妃,不如亲上加亲。将献容匹配太子为妃,那才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明眼人都能看出,昌平公主——与司马愍有回护之恩;西北将军杨烁——于国有功;汝南王司马亮就更不用说了;这三人力荐的太子妃,那是不行也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