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阳十分用心地在做这件事,满以为至少能在父亲这里取得一个比较满意的成绩。没想到,父亲的一个问题,就将他问的哑口无言。
“阳儿,”谭老爷语重心长道:“你的眼光,不能只局限在这些学子身上,需看得更长远一些。”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今圣上是明君,但太子和齐王均已成人。”谭老爷道:“一位是废太子妃留下的嫡长子,一位是皇后娘娘膝下的嫡子。”
“两者之间,必有一番争斗。我们谭家,再经不得任何闪失。你可明白?”入朝为官,说到底是侍奉帝王。而这等争储之事,谭家自然要离得越远越好。
不让谭阳在今次的春闱中下场,也是这个缘故。谭家如今在官场上的人脉极少,皇子们已成年,而谭阳还年轻。
宁愿让他耽误几年光阴夯实根基,也不能让他卷入争储的风波中去。要知道,一旦踏入官场,就身不由己。能像权墨冼一样抗争的人,又有几个?
再说了,权墨冼对抗的只是百官世家,并非皇权。在他背后站着的,正是庆隆帝。
谭阳想通了此节,按膝施礼:“谢过父亲教诲,孩儿明白。”
“去吧,用你的心去看,不要只用眼。”
“是。”谭阳迟疑了一瞬,问道:“孩儿还有一事不明,请父亲解惑。”
“何事?”
“父亲让我去拜见方翰林,难道只是为了讨教经义文章吗?”谭阳问道。
方孰玉的学问,在为官者中是数一数二的。文无第一,文人相轻不光是说说而已。但提前方孰玉,就算是他的敌人,也无法贬斥他的才学。
然而,谭阳思来想去,绝不相信父亲此举,只是为了让自己讨教学问。用了一个人情,只是为了学问未免太亏了些。
如果只是为了求学,以他少年举人的身份,无须人引见,他凭自己也能考上松溪书院。书院的涂山长,那可是前朝著名的大儒,书院的先生讲郎也人才济济,岂不比一个翰林来得便利?
谭老爷拈须点了点下颌,目光中露出欣慰的笑容,道:“能看出这点,也不枉我的一番教导。”他原以为,谭阳要过段时间才会发现。他能在此时问出这个问题,怎么能让他不心生喜悦。
“阳儿,方家如今的势头,比表面上看起来还要好。”谭老爷用手蘸了茶水,挪开杯子在案几上写下几个字,分别是方、司、崔、乔、陆、郝、巩,再用线条连起来。
“你看明白了吗?”
谭阳定睛一看,心头霍然一惊,道:“这,果然是不一般。崔、陆两家乃百年世家,其余的也都是朝中重臣。方家的关系网,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这些都是方家的联姻。”茶水逐渐在桌面上蒸发,谭老爷道:“方家还有多少暗中的力量,我们不得而知。”
“我所能知道的,方家曾经帮助过权墨冼。”
“权墨冼?”谭阳一惊,反问道:“他的名声那样差,方家就不怕被连累吗?”
在群臣之中,权墨冼就是一匹独狼,显得那样的格格不入,以及锋芒毕露。谭阳想不明白,像方家这样善于营造和编织人脉的家族,怎么会和这样的人扯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