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忙碌碌之间,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十月。
司岚笙将婚礼的事情理顺,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三书六礼中,唯只剩“亲迎”一礼,只需按部就班即可。
而朝局之中,随着太子挟赈灾之功回归,废太子的声音嘎然而止。有了关景焕的辅佐,太子的地位越发稳如泰山。
但齐王的詹事府也毫不示弱,有了方孰玉作为帅才,运作良好,广纳贤良,做成了好几件令人称赞的大事。
比如资助寒门学子、推广节约笔墨的鹅毛笔、协助安置今年受灾鳏寡孤独的民众。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功绩,获得朝中不少人的拥戴。
太子与齐王势均力敌,朝局保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风平浪静。
就在这个时候,朝中发生一件大事。
庆隆帝下旨,成立了骁骑卫,掌军中、禁中、勋贵、百官之犯罪、贪污的侦缉、审讯、判决、情报及军事武器研发等职责,具备独立侦讯、逮捕、判决、关押拘禁的权利。
这等于是在大理寺之外,建立了一整套独立的、专属于庆隆帝的办案机构。这支精锐的军队,脱胎于影卫,隐秘而无声,令人从无声处领略到震慑。
同时,任命忠国公府武正翔为二品骁骑卫指挥使,成为凭空出现在朝中的二品武将。
武胜统领北衙禁军,而武正翔又横空出世。
忠国公府一门出了两名二品武将,庆隆帝对忠国公府的信任,令其声望,一时达到了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态势。
然而,像骁骑卫这样独立于三司,只忠于皇帝的机构,朝臣怎会坐视其顺利诞生。
影卫的存在,百官都略有耳闻。但影卫要光明正大的成为骁骑卫,拥有稽查百官之权,这是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事情。
一时间,御史台纷纷上书,进谏的折子如同雪片一样从全高芒各地飞来。朝中重臣按兵不动,观望着动静。
但庆隆帝决心已下,岂会如此轻易受到动摇。
高芒开国,在他这里才到了二世。
眼下看似国泰民安、万国来朝,实则暗潮涌动。
接连发生的刺杀事件,不论是白夜组织还是庆功宴上的死士,都令他嗅到了背后掩藏着的危险。那阴影中的黑手,只是稍露端倪而已。
他需要一支精锐,完全值得信任的、装备精良人人卓越的精锐。
骁骑卫的诞生,势不可挡。
在见识到庆隆帝的决心之后,一众朝臣便也偃旗息鼓,安分下来。难道,非要付出鲜血的代价,才要认清现实吗?
就连御史台里最不怕死的老骨头,这次都不敢跟庆隆帝死谏。
他们并非怕死,只怕死得没有价值。
若当今皇帝是昏君,做出的是天怒人怨之事,他们自当悍不畏死,以博得一个身后美名。而建立骁骑卫,只是对百官不利,并非昏庸之举。
几番衡量之后,便放弃了与庆隆帝的较量,骁骑卫衙门正式建了起来。
庆隆帝用铁与血赢得了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武正翔,以冷静桀骜的姿态,迎击着所有的攻击,丝毫不显退缩。
这番动荡,却只用短短几日就见了分晓。庆隆帝的果决,可见一斑。